“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北京剛剛經歷了一場春雪,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在朱自清筆下,春天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在余光中筆下,春雨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在遲子建眼中,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今天,讓我們跟隨名家的美文,感受春天的美好與詩意。
1.朱自清: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春》
2.林語堂:到西湖時,微雨
到西湖時,微雨。揀定一間房間,憑窗遠眺,內湖、孤山、長堤、寶塔、游艇、行人,都一一如畫。近窗的樹木,雨后特別蒼翠,細草茸綠的可愛。雨細蒙蒙的幾乎看不見,只聽見草葉上及田陌上渾成一片點滴聲。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屋雖矮陋,而前后簇擁的卻是疏朗可愛的高樹與錯綜天然的叢蕪、蹊徑、草坪。其經營毫不費工夫,而清華朗潤,勝于上海愚園路寓公精舍萬倍。回想上海居民,家資十萬始敢購置一二畝宅地,把草地碾平,花木剪成三角、圓錐、平頭等體,花圃砌成幾何學怪狀,造一五尺假山,七尺漁池,便有不可一世之概,真要令人痛哭流涕。
——《春日游杭記》
3.茅盾:櫻花像一片云霞
在煙霧樣的春雨里,忽然有一天抬頭望窗外,驀地看見池西畔的一枝樹開放著一些淡紅的叢花了。我要說是“叢花”;因為是這樣的密集,而且又沒有半張葉子。無疑地這就是櫻花。
過了一二天,池畔的一排櫻花樹都蓓蕾了,首先開花的那一株已經秾艷得像一片云霞。到此時我方才構成了我的櫻花概念是:比梅花要大,沒有桃花那樣紅,傘形的密集地一層一層綴滿了枝條,并沒有綠葉子在旁邊襯映。
——《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