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著中國的脈搏,才能成為好的當代藝術
2017-10-31 09:30
來源: 深圳商報

搭著中國的脈搏,才能成為好的當代藝術

人工智能朗讀:
?

應天齊藝術展上的裝置作品。

既立足于當代中國現實,又創造出獨有的當代表達,藝術家應天齊的創作,正在作為一個獨特的標本進入批評家的視野。近日,王林、皮道堅、王南溟、段君、胡斌、王曉華、湯奇云等藝術界專家學者匯聚大芬美術館,圍繞正在此處展出的“應天齊藝術展——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探討應天齊跨越30年的創作給中國當代藝術帶來的啟示。

展期長達半年的“應天齊藝術展——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自5月27日在大芬美術館開展以來,備受各方關注。此次展覽呈現了藝術家應天齊自1986年以來30年間創作的多個系列作品。從架上繪畫到裝置、影像,從西遞村版畫、徽州之夢到蕪湖古城,在回看應天齊藝術歷程的同時,回看30年來中國當代藝術走過的歷程。正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著名美術批評家范迪安在展覽前言中所說,應天齊的創作是一部中國30年的美術史,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策展人、批評家皮道堅也認為,應天齊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標本”。他說:“應天齊的藝術創作能夠把我們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未來很好地聯接起來。他的作品確實是立足于中國當下的現實,比如古建筑和民居的拆遷等,他提供的視覺是一種可以供我們觸摸的視覺,這與傳統繪畫、古典繪畫、甚至與現代主義提供的視覺是不一樣的。應天齊的繪畫是以一種純粹的、可以觸摸的形象代替了具象的繪畫,從而在抽象和具象之間找到了第三條道路。他用一種可以觸摸的視覺取締了現代主義、形式主義的視覺,他所揭發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物質飽和之后的一種狀態,是在急躁喧鬧之后的情景,引導我們深思。”

皮道堅認為,應天齊的藝術表達,既充滿了激情,又飽含著問題意識,“一個一個的問題,他不斷地在向我們發問,我們在他的作品面前,會自主、不自主地思考,這種思考可能是形而上的,也可能是形而下的,但是無論如何你在他的作品面前會駐足思考。”這一點上,深圳文藝評論家協會副教授湯奇云也有同感,他把應天齊各個時期的創作分別歸結為“蒼涼敘事”“憤怒敘事”“憂傷敘事”“沉思敘事”。在湯奇云看來,應天齊的藝術是一種哲學性的藝術,是對生命的追問、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對靈魂的追問。“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我覺得這種哲學藝術是很珍貴的,他是啟迪我們思考自己的生存意義和生存行為的真正的藝術。”湯奇云說:“難道我們只能在一張白紙上畫最新、最美的畫,過去的遺存都可以完全不要嗎?應天齊在這里,用自己的藝術行為和藝術思考,顯然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應天齊立足于當代現實的創作,不僅引起了眾多觀眾的共鳴,也獲得了批評界的一片叫好之聲。著名藝術家、策展人、批評家王南溟就表示,應天齊的藝術是讓人用來反思的,而不是用來審美的。王南溟認為應天齊的架上作品和他的行為、裝置、影像是連在一起的,繪畫只是呈現其中的一組片斷。“他這幾年所有創作方法都拓展了,拓展到了藝術的邊界以外,這很重要,讓我們直接看到畫面背后的內涵和信息。”

在王南溟看來,應天齊的藝術作品中有他自身經歷情感的折射,他站在自己的老家,從自己的角度創作出的作品,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一個空降的概念。“2000年以后我們一直在討論,什么樣的當代藝術才能成為中國的當代藝術?搭著中國的脈搏,才可能成為中國好的當代藝術。”

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批評家王林也對應天齊的藝術充滿期待,王林表示,中國社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被忽略,就是我們如何重建民間?民間的重建和社區的更新是一個全球文化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應天齊對社區重建的理想,有了自己價值的訴求,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王林說:“我們的藝術家不能被‘成功學’綁架,‘成功學’里面,一個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個是‘厚黑的利己主義者’,藝術家要責任感,首先自己就應該是一個有良心的公民,應天齊先生可以做一些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當代藝術對中國來說剛剛開始。”(記者 梁瑛)

[編輯:陳曉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看免费 | 在线午夜爽爽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