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現場
11月18日下午3點,新媒體藝術展“摩登時代:理想與現實的進托邦”登陸全國最高美術館——V-Gallery天際美術館。作為2017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外圍展——“萬物成長”萬科公共藝術季及萬科·深南道68號42樓V-Gallery天際美術館的首個大型展覽,本次展覽以“摩登時代”為主題,用“影像”這一媒介多維度探討城市本身——從具象的時期到抽象的概念——與當下城市及多媒體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展廳劃分成“生長”、“精神”、“互動”、“現象”四個單元,探索當下互聯網時代中的藝術創作生態,展現了城市的多面性。
11位藝術家關注方向與來源的多元性,以及城市區塊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共呈現12件/組影像及互動裝置作品,提出:城市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么?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2月8日。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黑一烊解釋說,“摩登時代”一詞來自1936年由查理·卓別林導演并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影片中對當時的社會問題——工業化對人性的壓抑提出了思考。本次針對“摩登時代”這一概念,提出人類社會進入了工業革命后的大機器生產時代,再到今天“互聯網+”時代呈現出不斷迭代性的城市特征。而“進托邦”一詞則出自于凱文·凱利的《必然》一書,進托邦中的“進”來自于“進程”和“進步”。進托邦是指每天都進步一點點,這種微小的進步幾乎不被注意。黑一烊說:“當下的城市發展已經到達了進托邦,在這個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
在18日展覽現場的迷你劇場還播放了設計師、視覺藝術家又一山人的影片《冇照跳》。《冇照跳》是一個經長期醞釀的舞蹈電影計劃,由藝術家聯合三位舞蹈界的好友:邢亮、梅卓燕及伍宇烈,一起進行沒有舞臺、沒有觀眾、不設形式界限的舞蹈實驗。三人在電影中分別創作“非常”自身的舞蹈,三人重新探索香港的人、地、物,紀實性地敘述一個城市的未來的漸進性。
在昨日的展覽開幕現場,記者看到觀眾對新媒體藝術展從陌生、好奇到愿意接觸。其中一些互動性很強的展覽,如新媒體藝術家、設計師高少康的燈箱裝置《天下太平之曼陀羅》就引得不少觀眾駐足不前,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影。在這件作品中,高少康將中國圖案與骷髏頭兩種元素融合并存,使傳統與時尚相碰撞。(記者 劉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