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攝影如生命的“瘋子”
王琛攝影作品。2004年8月,四川省涼山彝族火把節上的斗雞比賽。
王琛攝影作品。2011年11月,四川省西昌畢摩村。
無疑,一位成功的攝影家,必須具有飛鳥般的勇氣。為了拍到最美的風景,無數攝影家付出生命的代價。而王琛也與死神數次擦肩,幾乎每次都是一旦傷好又馬上扛起相機,開始下一程的拍攝。為了攝影,他砸錢砸命,以至圈內人稱他為“視攝影如生命的瘋子”“航拍狂人”。
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王琛為了能夠真實、客觀地記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有“死亡之地”之稱的阿爾金山,先后兩次帶攝影隊深入腹地,克服高原反應,跋山涉水,進行忘我拍攝。2010年8月,正值阿爾金山雨季,王琛和拍攝隊伍遭遇暴雨山洪,道路被淹,在高原反應之下,還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在野外扎帳篷生存,拍攝環境讓人苦不堪言。在這種天氣不佳的情況下,他拍到了東昆侖山和庫穆庫里最精彩的日出日落。對于探險一樣的攝影經歷,他自嘲: “這種感覺就像苦行僧。不過為了創作好作品,一切都值得。”
如果說環境惡劣尚可以忍受,那么這一次大難不死的經歷只能說是僥幸。據王琛講述,2003年10月4日,那天他們剛拍完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的藏民轉山節,和另外三個同伴開著一輛吉普車連夜穿行在瀾滄江峽谷里。他們是曾石泉(現任企業家攝影協會資深榮譽主席)、云南《都市時報》記者劉普禮和易俗。由于他們著急要返回南邊的麗江,晚上9點20分來到巴羅路段,路的一邊是懸崖,下面是咆哮奔流的瀾滄江。這一段開車的是劉普禮,其他人都因疲憊睡著了。突然,右面土路向江邊傾斜,載著四人的吉普車翻滾而下,不知滾了多少圈,最后以70度角順著玉米地掉進了江心。
可能是之前有過幾次車禍的經歷,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王琛驚醒后反應極快,死死拉住右上角的把手不放,最后從反扣的車里奮力游了出去。他忍著劇痛往高處爬,靠一只身上的防水太陽能電筒朝路上掃射,終于被當地人看到信號,找到渾身是血的他。被幾個納西族百姓抬上去后,他才知道同行的曾石泉、劉普禮當時被拋出車外,頭破血流,陷入昏迷。而易俗,在一周之后在很遠的瀾滄江下游被發現,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從車里往外掙扎的瞬間。
記者不禁問道:“幾次死里逃生,難道真的不會后怕嗎?”王琛回答:“攝影就是我的命!”一個“命”字,一語雙關,不用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