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 《第一人稱》
?
▲畫家潘夢露。 本版圖片均由深圳晚報記者 馮明 攝
作品 《獨奏》
?
▲作品 《不見之四》
深圳晚報特約撰稿 陳湘波
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從2011年推出了扶持本土優秀青年藝術家的項目——“深圳本土優秀青年美術家推廣工程”。在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的支持下,為深圳的優秀青年美術家舉辦個人畫展、學術研討會、出版作品集,推出他們的創作成果。到目前為止已舉辦四期,成功推出32位深圳本土優秀青年畫家。項目已被列入深圳文聯年度藝術家系列學術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未來五年發展規劃中優秀青年美術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平臺。今年通過美協主席團的認真研究,確定了包括程平、毛先萍、陳明亮、潘夢露等8人作為“深圳本土優秀青年美術家推廣工程”的人選,展覽于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我推薦了潘夢露。
潘夢露,生于吉林長春,1993年隨父母來到深圳,父親是著名畫家,母親曾從事美術編輯工作。夢露成長于深圳,是典型的深二代。在家庭的影響下,她從小就喜歡畫畫,后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何家英工筆人物畫工作室,又到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繪畫系攻讀碩士學位,現為深圳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中國傳統人物畫有其獨特的造型原則和造型方法,表現在重感悟、重神韻、重修養。從顧愷之的“以形寫神”,謝赫的“六法論”,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直到齊白石的“似與不似之間”等等,包羅學養、立意、意境、氣韻、筆墨、程式等一系列藝術創造的經驗與理論。
近些年看到夢露中國人物畫,特別是這次參展的作品,讓我感覺耳目一新。作品突出地強調人物造型的簡約概括,以及對現代趣味的追求和平面化的表達,畫面所表現的空間也不是簡單的立體空間,而是通過強調書寫性的線條和墨色的濃淡來表達畫面的力度感和平面空間感,使作品呈現出現代的、獨具個性的審美價值。她善于發揮傳統中國筆、墨、紙等媒材的特殊性,使她的水墨人物畫既能滿足應物象形的要求,又顯示出現代的抽象審美情趣;尤其是她善于通過水墨運用,包括墨色的濃淡、用水的多少、運筆運墨過程中線條的節奏與韻律,在畫面中起到烘托節奏氣氛和創造意境的重要作用,很好地表現了現代青年女性藝術家那種獨特細膩、敏感和某種難以言狀的情感意蘊,并使她筆下的人物具有了真正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