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穎《旗袍·城》系列
15位評委彰顯“國際范兒”
每屆全國插畫雙年展的評委陣容都是一大“亮點”。由于評審工作量翻倍增加,本屆組委會將評委人數相應增加了一倍,達到15人。本屆收件審核、初評和終審采取傳統的現場評審結合在線評審的互聯網科技手段,保證評審工作的品質和效率。除了國內插畫領域專家、深港澳專業插畫協會的評委之外,還聘請了美國、日本、法國的專業機構、院校的專家以及跨界藝術家作為評委。
據了解,這些評委以審美、創意包括應用為標準,按15位評委多輪打分,對分數總和排序產生獲獎結果,并由評委挑選最喜愛的作品評定為評委獎。由此也保證了獎項的權威性與公開性。
知名產品包裝設計師、潘虎包裝設計實驗室創始人、深圳市插畫協會副會長潘虎首次擔任評委。多年前他在深圳開始創業,輾轉奔波又去了北京、長沙和南京,創業漸成,成果漸豐。為了專心做設計,他把實驗室建在了深圳。作為為數不多囊括世界三大設計獎(紅點獎、IF獎、IDEA獎)的設計師,他一直強調“插畫的商業運用”。他認為,此次大賽挖掘了不少新人,有許多讓他眼前一亮的作品。“現在是插畫最好的時代,消費升級的本質是審美升級,對于插畫師來說要把握好市場與風格的分寸感。”
香港插畫師協會會長、角色設計師、動畫人伍尚豪認為,此次大賽的作品,不少在題材、技巧方面都很扎實,也跟國際的潮流接軌,讓他感到中國插畫的畫風非常有創意,令人驚艷。
來自法國的插畫師尼古拉是創新跨界藝術家、插畫師,在深圳居住了11年。他從事創意產品開發,對中國插畫充滿了好奇。他認為,插畫雙年展讓他非常驚喜,不少作品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圳插畫師成績突出
深圳市插畫協會在本土深耕逾十年,不斷推動深圳插畫設計的發展,終于收獲累累碩果。在此次大賽的獲獎名單里,記者看到深圳插畫師獲獎比例達到14.5%,尤其在廣告品牌的商業應用類尤為突出,占據該類別入選作品的1/5。
其中,來自深圳的年輕插畫師劉跑跑憑借為深圳一燕窩品牌繪制的商業插畫摘得廣告品牌應用類的金獎。
張忠陽分析,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深圳成熟的市場經濟以及鼓勵創新的城市精神分不開,“插畫設計包裝會激發產品的另一種商業附加值,這樣的產品很容易突出重圍,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這就是插畫的力量”。
隨著消費群體的日益年輕化,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有設計感”的包裝。我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輕松有趣的插畫設計,他們或用于店面,或用于商場,即使是傳統文化,也通過插畫變得更親民。
譬如,徐穎《旗袍·城》系列,選擇的題材是我們熟悉的旗袍,作者卻以巧妙的構圖讓畫面變得富有觀賞性,既展現了傳統服飾之美,又有現代的審美趣味;再比如,不少作品不約而同選擇了傳統的十二生肖、山海經、門神等等題材,用設計的手法使其煥發新生,從而產生與傳統審美不同的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