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藝術>焦點>

從配套物業、配套商場、配套酒店,到配套美術館 藝術與商業結合漸成趨勢

從配套物業、配套商場、配套酒店,到配套美術館 藝術與商業結合漸成趨勢

分享

從歡樂海岸的盒子空間,到萬象天地的云端沙龍,從在籌備中的君美術館到已經開幕的國風藝術館,商業與藝術的聯姻,正在成為深圳都市商業體里一道新的風景線。

?

▲霍夫曼為萬象天地設計的大型永久戶外藝術裝置。

▲將藝術與商業結合。

?

從歡樂海岸的盒子空間,到萬象天地的云端沙龍,從在籌備中的君美術館到已經開幕的國風藝術館,商業與藝術的聯姻,正在成為深圳都市商業體里一道新的風景線。從為商業項目配套物業、配套商場、配套酒店,到今天配套美術館,剛剛過去的2017年,深圳刮起一股藝術消費風,而且在今年這個趨勢將更加明顯,深圳市民也將感受到更多的藝術氣氛,近距離地欣賞到更多的藝術項目。

不久前舉行的第二屆深圳當代藝術雙年展上,主辦方啟動了一個特別的研究項目——《深圳企業文化藝術發展白皮書》。白皮書表示,深圳過去30余年的快速城市發展,與大型企業對城市建設的大力推動不無關系,這種推動有資本的注入,也有先進管理方式的引進。新一輪的焦點是地產企業建造的文化設施、美術館,并伴隨著各類藝術空間的誕生。何香凝美術館、OCAT、華·美術館、雅昌藝術館、藝象滿京華美術館、招商設計互聯等,這些運營中或即將開幕的美術館,直接運營者是伴隨著項目建立而逐步形成的專業團隊,運營的資金也來自企業對其的直接投入。白皮書注意到了這樣一種風潮:企業、尤其是地產企業介入藝術運營,在深圳正蔚然成風。

藝術與商業結合已成趨勢

“不久的將來,當你在COOP PARK逛街的時候,不僅可以看電影、吃美食,也可以穿過天橋,到對面的美術館里,欣賞一場高水平的藝術展覽。”這是星河集團國韻文化公司總監關野為深圳商報記者勾勒的一幅未來圖景。2017年12月,位于銀湖谷的COOP PARK購物公園還沒有正式開業,對面6000平方米的國風藝術館已經迎來了開館展覽——國風·饒宗頤教授華學與書畫藝術特展。

在國內以K11、芳草地等為代表的藝術購物中心迅速崛起的時候,深圳本地的購物中心也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藝術。2017年9月底開業的深圳萬象天地在開幕之初就設計了一系列藝術活動吸引眼球,一邊邀請“大黃鴨之父”、荷蘭概念藝術家弗洛蘭泰因-霍夫曼設計大型永久戶外大象藝術裝置“Bubblecoat Elephant”,一邊在頂層設置云端沙龍作為“思享”平臺,定期推出文化活動。萬象天地定位為匯聚藝術、時尚、創作及人文的全新消費體驗空間,從一開始就把藝術體驗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事實上,在購物中心里開藝術空間,深圳早有成功案例。此前歡樂海岸購物中心創辦盒子藝術空間,十多個6平方米大小的白色盒子分布在商場的各個角落,其中定期推出的展覽,讓市民在商場消費的時候,不經意間就可以邂逅一個又一個藝術品。

參與展覽策劃的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范勃表示,創辦盒子藝術空間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完成一個個藝術展覽,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如何進一步探討公共空間與展覽模式、文化消費與公眾教育的新的可能性。在范勃看來,與在美術館和專業藝術機構做展覽很大的不同是,“這里的空間更為開放、受眾更為多元。”

對于近些年商業資本對藝術的青睞,藝術家和策展人無疑是樂見其成的。藝術評論家馮博一就指出,藝術與商業、消費、旅游的結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公共空間里的藝術作品,也承擔了向市民普及藝術的功能,可以讓原本不懂藝術的市民慢慢受到藝術的感染和了解藝術。

?

?

▲展出作品極具設計感。

▲萬象天地頂層設置的云端沙龍定期推出文化活動。

美術館成為商業項目的

強大配套

在購物中心里看展覽,正在成為新的消費趨勢。而這一趨勢,也為飽受電商沖擊的實體商業打開了新的發展思路。最近兩年開出的購物中心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將藝術文創納入到了自己的業態配比中。而在購物中心之外,越來越多的地產公司開始把美術館作為項目文化配套,納入規劃之中。2017年12月開幕的國風藝術館就是其中之一。與以收藏、研究立足的美術館不同,國風藝術館負責人關野向深圳商報記者介紹,隸屬于星河集團的國風藝術館以面向社會大眾提供文化供給為主要方向,致力于為大眾提供精品展覽、公益講座等文化產品。“一方面,我們把藝術館的運營看成是企業的公益事業;另一方面,也是對地產項目的強大文化配套,藝術館在這里發揮著品牌性功能。”據介紹,國風藝術館開幕以后,物業曾經組織業主集體參觀,反響相當不錯。

從配套物業、配套商業、配套酒店,到配套美術館,關野認為,這是社會經濟發展自身爆發的文化需求。數據顯示:隨著GDP的增加,公眾的休閑時間延長,有更多閑暇去關注藝術品。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8000~10000美元時,才會有大規模的公眾對藝術品收藏感興趣,從而促進藝術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在2011年就占據了全世界藝術品市場份額的30%,位列第一。2016年投資成立君瑞匯當代藝術空間的君勝集團顯然也看到了這種消費趨勢,君瑞匯藝術總監曾禹透露說,君勝集團正在籌建的君美術館已經完成注冊,即將于今年開幕。

曾禹認為,地產企業和美術館的聯合,可謂相輔相成。一方面,美術館對品牌塑造的效益有目共睹。藝術所具有的文化影響力帶動商業品牌成長,企業對藝術的投入,可以促進物業增值,對周邊環境有積極影響,這一點在深圳早有先例,OCAT美術館群對華僑城創意園的影響就是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企業所具有的強大資金優勢,也為美術館發展帶來了機遇。美術館有了更多資金,可以聘請更多專業人士和優秀的藝術家,保證藝術活動的品質。

過去十年、二十年,是中國當代藝術爆發式增長的階段,民營美術館大多依靠藏品的增值實現盈利,而未來十年,隨著藝術市場逐漸回歸理性,這種模式顯然不可持續。未來的民營美術館如何產生新的盈利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還有待探索。但令曾禹感到欣慰的是,無論是現在的君瑞匯還是未來的君美術館,都是公司品牌經營的一部分,企業更看重的是美術館給實業帶來的附加值,并不急于盈利。這給美術館的成長和積淀留下了更多空間,使藝術家和策展人們可以更加從容地揮灑,曾禹說,“最終,我們需要的是把美術館做得更加專業,只有專業才能產生價值。”

[責任編輯:陳曉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 |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最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日本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