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會舉辦的畫展上,劉簡與病友深情相擁。
每年十月,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乳腺癌宣傳月,劉簡又到了一年最忙碌的季節。度過忙碌的十月,劉簡給自己放了一個悠長假期,回到祖國。就在不久前,正在深圳度假的劉簡收到令她驚喜的消息:她和她的“藝術拯救生命基金會”獲得了加拿大聯邦政府頒發的“社區服務大獎”,以表彰她近十多年來持續不斷地用藝術慈善活動為城市和社區所做的貢獻。這個國家級獎項頒給華人移民實屬難得。
2001年,劉簡從深圳出發,與先生遠去加拿大定居。今年正是她與癌癥抗爭的第13個年頭。是“藝術拯救生命”基金會創立10個年頭。
當命運來敲門
劉簡的美貌毋庸置疑,走在人群中必然是卓然超群的美女。
生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劉簡,從小在鄭州市少年宮學習美術,大學學的是設計專業,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來到深圳。做設計,開公司,像每一位自強不息、自尊自愛的女性,自己拳打腳踢包打天下?!懊髅骺梢钥款佒祬s偏偏靠能力”。
2001年,他們的設計公司正處在紅紅火火的上升期,大客戶大訂單紛至沓來,劉簡與先生卻決定換一種生活方式,移民來到加拿大。不安分的劉簡總想去尋找什么,是什么呢,她也說不清楚。
最初的移民生活動蕩而艱辛。劉簡進入多倫多的大學學習新媒體設計。她說,那幾年,她經常熬夜到凌晨兩三點鐘,追求每門功課得A+,為的是不給中國人丟臉。后來,先生進入一家國際通訊公司謀得一個很好的職位,劉簡也順利從學院畢業,蒙特利爾一家電視臺來學校面試畢業生,在六個人選中單單選中了她這位唯一的外國移民。
正當夫婦倆張開雙臂擁抱明媚的新生活時,厄運不期而至。劉簡在2004年底回國時發現了身體的異樣,2005年在加拿大,經過兩次檢查,確診了最壞的結果:乳腺癌三期。
劉簡說,當她在醫院拿到確診書,人像是被抽空了一樣,仿佛墜入了空洞無底的深淵?!澳欠N內心的恐懼和掙扎是任何語言都難以形容的?!?/p>
被命運猝不及防地痛擊一掌,沒有時間沉溺于怨尤與傷痛,必須立刻手術,一場抗擊癌細胞的戰役打響了。幸運的是,劉簡遇到了加拿大權威的腫瘤專家Doctor K,他高超的醫術為治療的成功大大加分。
成功的手術和成功的治療仍然不能替代漫長而艱難的康復過程。手術過后,劉簡躺在床上,很長一段時間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和朋友的愛幫助她度過最黑暗的人生階段。最讓她難忘的是她的臺灣媽媽和爸爸,一對移民加拿大的臺灣夫婦,得知了劉簡的病情后,自愿來幫助她。每天買好菜來到劉簡家,照顧劉簡吃完午飯,再做好晚飯,等劉簡先生下班回來“交棒”。這種毫無功利不求回報的幫助持續了很長時間,直至現在,他們已親如一家。
手術和化療后,人的身體極度虛弱,身上的毛發全部掉光了,手指甲腳趾甲也一個一個掉光,不僅手無縛雞之力,手臂抬高一寸都十分艱難。
“化療后,我變得非常敏感。記得第一天回家吃飯,碗邊落下一圈頭發;沖澡時腳下的落發又是黑乎乎的一片……我骨子里是個斗士,肉體上的痛苦都能戰勝,而最難的是克服心理上的障礙。”
溫婉而美麗是人人都能看得見的光芒,而劉簡內在深藏的堅毅性格卻被這場大病極大地激發出來。醫生建議她做適量的有氧運動以助康復。她急切地走進健身房,辦了健身卡,卻發現自己什么也不能做,第一次竟暈倒在跑步機前。那天她抱著自己的包包坐在健身房外的臺階上大哭了一場。
既然跑不了,那就先游泳吧。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從初級學到高級,學會了所有的游泳姿式。頭發掉光了又怎樣?出水時又一片腳趾甲找不著了又怎樣?劉簡學會了無視別人異樣的目光,不想過去,不懼將來,努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慢慢的,手臂可以越抬越高;體能越來越好,頭發也冒出了“新芽”,那一年的新年愿望清單里她寫下:希望能長回那一頭濃密的長發。三年以后,一頭濃黑披肩大波浪如期而至。
?
劉簡向慈善組織捐贈自己的畫作。
藝術之光照耀人生之路
在劉簡最艱難的康復過程中,還有一個忠實的朋友不離不棄,成為她黯淡生命中的一道光,那就是繪畫。劉簡從小愛畫畫,小時候舍棄了學了三年的大提琴,自己去少年宮找老師學畫畫。從少年宮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從未離開過畫筆。在深圳從事設計業,同時也拜深圳大學教授、著名當代水墨畫家劉子建為師學習抽象水墨。
在苦悶的日子里,劉簡在繪畫中找了慰藉,在畫畫的過程中,她忘掉了病痛,每一次繪畫的過程無異于一次精神按摩。其實藝術治療在西方早已有之,只是劉簡無師自通地找到了這一路徑。醫學界有研究表明:在聚精會神的繪畫狀態,人的情緒是非常輕松的,這種輕松不等同于軀體的放松,也不等同于催眠狀態下的放松,這種輕松源于大腦,散布于全身,愉悅至心靈,在調節病患情緒同時也積極地調節了機體的各個系統。
除了繪畫,劉簡同時也在尋找一切積極的暗示以擺脫負面情緒。她為自己發明了一種“成功日記”,將每一天的點滴進步記下來;或者寫一兩句積極的話語勉勵自己,給自己信心。她認為,康復的過程中信心的恢復至關重要。
一場大病改變了劉簡的人生,劉簡說,臺灣媽媽一家對她影響最大:“他們對我而言真的如天使一般。從未見過這種無私的愛,當時我就在內心發誓,等我病好了,也要像他們一樣做這個世界的天使?!彼鼻械叵霝檫@個世界做些什么,2006年,手術后一年多,她就舉辦了一次個人畫展為癌癥基金會捐款。
她積蓄了滿滿的感懷與心得,想去幫助像她一樣的癌癥患者,可是又從何做起呢?她把這個想法說給遠在深圳的劉子建老師,劉老師一句話啟發了她:你為什么不做個藝術治療的基金會呢?
是啊,為什么不呢?“藝術拯救生命基金會”(Art Save Life Foundation)開始萌芽了。劉簡與另外四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發起了建立“藝術拯救生命基金會”的倡議。在遞交給加拿大聯邦政府的申辦材料上,劉簡以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戰勝癌癥的親歷故事開啟了她的陳述,“作為一個癌癥患者,我深刻地認識到非藥物治療在后期康復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很自然地考慮到藝術的輔助治療作用?!薄翱朔钟艉涂謶质敲恳粋€癌癥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必須要學習的功課,保持積極健康的思維方式是我們制勝的法寶,而藝術正是獲取這個法寶的最好的手段。”
基金會審批出乎意料地順利,而且規格很高,具有給募捐者開退稅收據的資格,這個權力是很多基金會和慈善機構所沒有的。一切都太順利,以至于還沒想好接下來該怎么辦。劉簡愁到掉淚。
然而冥冥之中仿佛都有安排了。
慈善事業從Zumba開始
正當基金會活動一籌莫展之時,一天,劉簡在社區跟著教練跳Zumba(尊巴)。這是一種源自南美的健身舞蹈,它將極富熱情的音樂、動感易學的動作及間歇的有氧運動融合在了一起,近幾年來迅速成為蔓延全球的健身舞蹈。跟著來自委內瑞拉的麗薩貝斯上課,劉簡強烈地被她感染,獲得極大的精神上的愉悅。劉簡意識到這是一項非常有益身心的運動,腦中靈光一現,對教練說:我們來搞一個為基金會捐款的Zumba Party吧?麗薩貝斯一口答應。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準備,劉簡自己花了500加元租了場地,麗薩貝斯找來了幾位同行前來義務勞動,再加上熱心義工的幫忙,一場熱烈的Zumba Party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最后算了一下,收到了七八百元的捐款,除去成本,居然略有盈余。
劉簡說,基金會創辦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一群“菜鳥”邊學邊干,給所有的朋友發email,建立自己的網站,開通網絡捐款,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展開宣傳。慈善“菜鳥”就這樣起飛了。這一年是2009年。
從此,每年的夏秋,Zumba Party就成了“藝術拯救生命基金會”的重要活動項目,持續數天后來直至數月的Party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成為蒙特利爾夏日火熱的一景。Zumba也在基金會的推動下成為當地非常流行的健身活動。
2017年春節,是加拿大政府的第一個官方春節,基金會經過幾個月的準備精心炮制了一場加拿大“中國春晚”同時為基金會籌集善款,節目五花八門,演員匯聚各色人種,國會議員、當地政要、使領館領事,甚至加拿大國防部長也帶著保鏢來參加了。這場演出集聚了上百名中國同胞做義工,一場難忘的多元文化的嘉年華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
在醫院藝術治療室,劉簡教癌癥病友畫中國水墨畫。
藝術治療抵達內心深處
基金會慢慢起步,劉簡開始思索將藝術介入治療朝著更專業的方向發展?;饡c幾所醫院合作,設立了藝術治療工作室,直到今天劉簡經常去給病人上課。
她教病人冥想,教病人繪畫、攝影、做手工,引導他們將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劉簡說,有些病人通過引導畫出來的畫非常讓人感動,不是因為技巧有多好,而是畫出了內心深處的情感。她們在繪畫中回憶美好的東西,在繪畫中忘了病痛與恐懼。
劉簡也教病人們寫“成功日記”,就像當初她自己那樣重建信心。
基金會每年都會給癌癥病人舉辦正規的畫展,在畫廊、圖書館或者醫院。有正式的精心設計的海報、宣傳手冊,有提前的廣告宣傳,有正式的開幕式。病人會邀請自己的朋友家人到場。劉簡說:“病人在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是得到尊重,我們把他們當作專業的藝術家來對待,病人獲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從而重建信心?!?/p>
作為親歷者,劉簡深感藝術治療對癌癥病患的康復所帶來的奇妙作用。劉簡自己曾在蒙特利爾Concordia大學(簡稱康大)研修繪畫,得知康大藝術學院的藝術治療專業非常出色,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學位要求報考者必須要有繪畫的本科學位,學生畢業后也主要是在醫院從事專業的藝術治療。當基金會有了一定的財力后,從2011年開始在康大藝術治療專業設立獎學金,每年頒發一次持續至今,以資助那些學業優秀的學生,讓專業藝術治療開枝散葉。
愛與藝術生生不息
2012年劉簡乳腺癌復發。
第二次的癌癥切除手術,再加上放療,使劉簡的身體陷入了極度的虛弱。丈夫心疼地看著妻子說,:“基金會到這里可以了,以后不要再做了。”
事后,劉簡感慨地說,每當我覺得快撐不住的時候,上天就會突然給我一個激勵,讓我欲罷不能。2012年第二次癌癥切除手術拆線不久,劉簡獲得了由加拿大時代電視臺和華語電視臺等單位聯合頒發的“新楓彩創業獎”,這是一個表彰加拿大華人移民的獎項。獎項是現場揭曉,她從領事手中接過獎杯,虛弱蒼白卻依然風姿綽約。很少人知道,來之前她剛從醫院結束放射治療,而頒獎禮后她又將回到醫院繼續放療。
所幸這一次劉簡又幸運闖關,去年秋天,劉簡又去Doctor K那里做例行檢查,整整五年過去了,一切都安好!那天,她邁著歡快步子走出醫院,包里插著護士送的鮮花,一路搖曳。
命運安排她過關斬將一往無前,讓她自帶能量又發熱發光。
劉簡說,得病后,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藝術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一直處于忙碌與焦慮之中,繪畫中表現的多是現實中的掙扎和沉重的思索。而癌癥改變了她,同時也改變了她的繪畫風格。她說,她現在的創作,總是盡可能地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間,用色溫暖,有畫友評論:“仿佛有種在天堂般的感覺?!?/p>
劉簡的故事經當地媒體尤其是華文媒體的報道在當地廣為傳播,基金會影響力不斷輻射,已不僅僅局限于藝術治療癌癥領域,已發展到開始為社區做貢獻。劉簡也以她的感召力影響并溫暖著周圍的人?;饡牡谝还P捐款是來自她的先生的1000加元;最早在多倫多結交下的畫界的朋友,聽說劉簡做慈善基金會,紛紛捐來畫作支持;原來在鄭州少年宮一起學畫畫的發小們遠在國內也發起了捐助活動,寄來很多畫作捐給基金會;劉簡周圍的好友、病友都成了她的同道中人,其中一部分人已成了基金會的中堅力量。連她的牙醫和主治醫生都成了基金會的贊助商。
回國后,好友聽說了她這些年的經歷感慨道:“你就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彪S著基金會“藝術治療”實踐不斷成熟,她也很想把這十多年積累的經驗傳達給祖國的病友和同道,以幫助更多的病患,推動中國和加拿大之間的文化交流。目前,她正在努力將藝術治療項目在國內落地生根。回望十多年來的經歷,劉簡說:最初的理想,也許當時看來是有點超前的、異想天開的想法,一點點都變成了現實。所持有的信念只要堅持都實現了。而她也在此間找到了苦苦尋找的人生要義,心靈獲得了無邊的安寧。(記者 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