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8年12月18日訊 近日,“奮進新時代:深圳文學的使命”研討會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留仙洞校區)舉行。魯敏、張菁、鄧一光、楊爭光、劉上江、湯奇云等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暢聚一堂,共話深圳文學的現狀與未來。本次研討會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主辦,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文學研究中心、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深圳市作家協會承辦。這是“向改革開放40周年致敬”深圳文學實踐研討系列活動之一。
研討會主要圍繞“深圳文學40年”“深圳的文學現象與思潮”“深圳青年作家及其創作”“新時代深圳文學的使命”四個議題展開。作家魯敏認為,個人不管來自哪個行業,都跟國家的命運和時代的進程有著骨肉相連的關系。“我們這一代的人經歷與地理的遷移特別能體現這個國家地理意義和精神意義的變遷。”其中,地理意義上的變遷也折射到各個行業,在文學方面尤其典型。“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說,深圳文學特別能體現一代人或者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地理變遷和流變”。
湯奇云以觀察者和評論者的角度表示,無論是早期的打工文學浪潮,還是時下火熱的社區寫作,均能從中窺見深圳的各個階層和行業的生存狀況和精神面貌。描寫生存狀態的文學,既是深圳文學的前身,也是深圳文學的價值所在。《青年文學》雜志執行主編張菁表示:“當我們談到深圳特色的時候,我們希望深圳特色是可以‘走出來’的,不僅是單純屬于深圳區域,它是有共情力,可以讓我們沒有在深圳生活的人思考,可以讓我們跟著它往前走。這不是地域,但是,它肯定與地域結合的,其細節感知都不能脫離于生活環境和生活的特質。”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