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
曲藝(左)與同伴表演。
近年來,每周五前往“開心超市”劇場觀看一場精彩的曲藝表演成為了不少市民休閑、減壓的生活方式。舞臺上,一位長相俊朗、伶牙俐齒的小伙子的才藝備受市民好評,他就是曲藝。扎根寶安五年來,他創作了一個個市民喜聞樂見的曲藝精品,為寶安曲藝注入了新鮮血液。
8歲與曲藝結緣 展現過人天賦
在曲藝8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踏入了曲藝藝術的殿堂。“我小時候愛說愛笑,作家吳繼才看到了我的曲藝天賦,對我媽媽說,要不要讓孩子學曲藝,我媽欣然答應。”之后的一段時間,吳繼才幫他寫快板臺詞,并推薦他拜師曲藝界著名人士蘇繼貴,接受專業的曲藝藝術學習。曲藝不負老師的厚望,表現出獨特的藝術天分。在學習快板的第7天,他就參加了牡丹江市青少年才藝大賽表演,并獲得了少年組一等獎;學習快板第31天,他參加了黑龍江省青少年才藝大賽,斬獲少年組個人金獎,年幼的曲藝所展現出來的藝術天賦令業界震驚。
后來,曲藝來到哈爾濱跟隨老師王會晨繼續深造,王會晨對曲藝疼愛有加。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專業的培養,王會晨推薦曲藝報考了中國北方曲藝學校,報考這所院校,需要通過筆試、表演、口才等五項考試。雖然當年曲藝剛剛初中畢業,但已從藝7年,學習了很長時間的快板、相聲表演,專業考試對他而言并不是難事。曲藝以優異的成績,在眾多報考學生中脫穎而出,被該校錄取。在中國北方曲藝學校青年教師張楠的悉心指導下,曲藝的藝術造詣得到了飛速提升。畢業前夕,曲藝以大學生身份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部隊鍛煉了他堅強的品格和頑強的意志,培養了他在藝術道路上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鉆研的寶貴精神。
在寶安拜師曲藝名家 在創作上大膽革新
2014年初,退伍后的曲藝來到寶安發展,加入了由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深圳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王立海先生(已故)創辦的深圳寶安實驗曲藝團,并于2016年1月正式拜王立海先生為師。曲藝剛開始表演自己最擅長的快板和相聲,后來逐步涉水小品、話劇、情景劇等。
相聲、快板起源于北方,很多相聲小品的創作以當地方言作為笑點,由于南北方的方言差異,如果照搬北方的創作套路到南方表演,節目便會缺少很多笑點。快板、小品沒有笑點就是致命缺陷,就沒有了表演的價值。曲藝通過不斷鉆研與嘗試,在創作上大膽革新,在臺詞和劇本中保留了北方曲藝的表現特點,盡量去掉方言詞匯,用普通話來創作。曲藝和他的團友們通過不斷努力,步伐也越邁越廣。除了與政府部門合作,以文藝表演形式進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宣傳外,還有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主動找上門來邀請他們參加慶典、晚會等表演。
與團隊一同義演
作品屢獲好評
曲藝和他的團隊還固定每周五在他們團部的“開心超市”劇場免費為市民演出一場節目。這一表演至今已堅持了多年,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這期間,曲藝已創作出多部快板、小品等作品,其中不少作品演出后獲得了各種獎項。《逐夢》是曲藝最新創作的小品劇本,該小品是他耗費數月精心創作的,是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該小品講述了一名青年在追逐藝術夢想的過程中,雖然被人嘲笑,經受打擊,但他從未停下腳步,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該小品在2018年元旦期間,作為“深圳市新春藝術關愛系列活動”的節目之一,在寶安部分社區進行公益演出,好評如潮。另一部音樂快板作品《高歌頌黨抒豪情》是曲藝在黨的十九大閉幕之后完成的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作品。該作品創作完成后,便在寶安各社區各單位進行宣傳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創作方面,曲藝的作品立足于現實,但不是現實的翻版和描摹克隆,而是對現實進行藝術化處理,對生活進行藝術提純,并通過夸張、擬人等手法搭建起現實通往藝術的橋梁。他的作品中充滿陽光和正能量,讓人們在嬉笑調侃中得到快樂和教益。在表演方面,曲藝既吸收傳承了曲藝界各家之長,又以陽光大男孩的形象、多樣化的舞臺表現方式演繹出獨特的個性。
寶安日報記者 張浩 通訊員 賀強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