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有為接受深圳特區報記者采訪。
■ 深圳特區報2019年05月20日訊 (記者 楊麗萍/文 劉羽潔/圖)
5月16日下午,“孺子牛·深圳魂——館藏牛藝術品陳列展”在市檔案館開幕。展覽展出了市檔案館珍藏的1400多件以“牛”為主題的雕塑、刺繡、書法、繪畫等藝術品中的300件。這些展品均系深圳市委原書記厲有為無償捐贈。近日,厲有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暢談自己與牛的不解之緣。
“我收藏牛藝術品已經40多年了,我自己屬牛,而且小時候我是個牛倌,家里全靠牛耕田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我放牛一直放到13歲,那時家鄉解放了,我才開始上小學,上學時的閑暇時間還是在放牛。”厲有為說,牛這種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奉獻精神給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后來,厲有為來到深圳工作,成為特區千千萬萬“拓荒牛”中的一員。“開拓、創新、團結、奉獻的‘拓荒牛’精神一直鼓舞激勵著我自己。”厲有為說,數十年的人生經歷讓自己非常喜歡牛的奉獻精神和倔強性格,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才促使自己對牛藝術品的收藏和牛文化的研究一直堅持到現在。
牛雕、牛繡、牛畫……厲有為無償捐贈的1400余件牛藝術品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形成于不同的歷史時期,包括玉石、金屬、陶瓷、竹木、刺繡、剪紙、書畫等各種材質和工藝,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深刻的精神內涵。比如,有一尊戰國銅牛的收藏品,造型生動、設計精巧、工藝考究,牛脖子上雕刻的是長冠鳳圖案,牛背上雕刻的是太陽圖案,牛身上是龍鳳紋。
談及為何會將自己的一生所愛、一生所藏無償捐給政府,厲有為深情地說,“孺子牛”“拓荒牛”是深圳精神的象征,在我們眼前是千姿百態的牛藝術品,在我們心里是開拓、創新、團結、奉獻的“拓荒牛”精神。希望通過捐贈、展覽,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這些精美的牛藝術品,讓特區的“孺子牛”“拓荒牛”精神不斷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激勵深圳人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