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06月03日訊(記者 劉莎莎)日前,40余名深圳戲劇界工作者聚集一堂,舉辦深圳戲劇創作與發展座談會,共謀深圳戲劇創作與發展大計,梳理深圳戲劇發展歷程,分析深圳戲劇當前狀況及存在問題,探索深圳戲劇發展方向,為創造深圳戲劇事業新繁榮,打造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深圳戲劇事業建言獻策。這次深圳戲劇創作與發展座談會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市戲劇家協會主辦。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表示,深圳戲劇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快速成長,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當下深圳要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繁榮文藝事業,深圳戲劇事業要達到與之相匹配的高度。他歸納深圳戲劇目前存在“四多四缺”現象:一是戲劇類型種類多,但戲劇精品、大制作比較欠缺;二是各類戲劇相關社團多,但合力相對欠缺;三是戲劇從業人員和愛好者多,但有效的展示平臺欠缺;四是城市和市民對戲劇藝術需求多,但戲劇市場的發育比較欠缺。他希望廣大戲劇工作者要加大原創戲劇精品創作力度,探索建立戲劇資源共享機制,逐步形成深圳戲劇的特色和高地,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深圳實際、有深圳特色的戲劇發展之路。
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從容認為,戲劇是一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藏藝于民是深圳戲劇的特色。期待深圳各類戲劇社團努力打磨戲劇精品,培養戲劇人才和戲劇大師,推出與深圳這座城市相匹配的名劇名角。
京劇表演藝術家、市劇協副主席何青賢從戲曲藝術傳承和發展方面談到,戲曲之花的培育和成長離不開觀眾的沃土,要大力培育戲曲觀眾,堅持戲曲進校園,為戲曲發展培育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要送戲下基層,著力扶持優秀戲曲團隊,吸引更多市民親近戲曲,感受戲曲魅力。
著名演員、市劇協副主席侯繼寬表示,要在戲劇創作上下功夫,打造戲劇精品,發揮戲劇品牌集聚效應,形成戲劇陣地,吸引更多的戲劇人才,用陣地招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出席會議的專家們認為,要培育深圳戲劇土壤,培育戲劇觀眾,推動深圳本土戲劇發展;要加強戲劇人才培養,抓好劇本創作,關注青年戲劇家成長;要出臺文化政策,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扶持計劃,舉辦高層次戲劇人才培訓班;要提升戲劇評論力量,用文藝評論助推戲劇事業和戲劇人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