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一份合適的重大疾病險,不僅可以提前規劃一份充分的健康保障,更可以在一旦發生重大疾病時,緩解患者和家庭的經濟壓力。
什么是重大疾病險?
重大疾病險簡稱重疾險,是指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達到以約定的疾病狀態或實施了約定的手術時,給付保險金的健康保險產品。作為健康險的一種,簡而言之,重疾險就是以疾病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其根本目的是為病情嚴重、花費巨大的疾病治療提供經濟支持。
在健康險的發展歷史上,重疾險出現得相對較晚。1983年,南非醫生克里斯汀?巴納德成功實施了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手術。他的弟弟,同是外科醫生的馬里優斯?巴納德發現,在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困境,無法維持后續康復治療。由此,他與南非一家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重大疾病保險,以緩解被保險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實施重大手術后所承受的經濟壓力。
1995年,重疾險被引入中國市場。隨著國人保險意識的提升,重疾險正越來越成為投保時的“標準配置”。太平人壽自2001年復業以來,堅持進行產品創新,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太平福祿雙至、太平無憂(注:由于產品的更新迭代,此兩款產品現已停售)、太平康頤等重疾險產品一經推出,都因創新的產品形態,完善的保障范圍和保障功能,受到了客戶的廣泛歡迎。
重大疾病:25種打底,保障范圍不斷擴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某人得病得很重。但需要注意的是,“病得很重”不能簡單等同于得了“重大疾病”。目前,各家壽險公司對重大疾病的定義,都是遵照2007年4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來執行的,該《規范》界定了25種常見重疾,并明確了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后遺癥、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干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也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為6種必保重疾,其余則是由保險公司依據重疾定義規范自由配置,因此選擇時可以依據個人需求比照疾病保障責任,合理配置適合自己的保障項目。
目前,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一般在保障范圍上都較《規范》有所擴展。太平人壽的“福利健康保障計劃”所包含的附加險——太平附加福利健康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在25種常見重大疾病的基礎上,提供了50種重大疾病保障,同時還額外設立了原位癌特別給付。
人生規劃,重疾險必不可少
很多人以為,重大疾病離自己很遠。對自己的健康有信心固然是好,但盲目自信卻不可取,人吃五谷雜糧,難免會有個頭痛腦熱。醫學統計表明,年齡越大,罹患重疾的概率越大;與此同時,在老年時罹患重疾,治療費用和養老金積蓄之間的沖突也就越大,因此早做規劃更顯得十分必要。可以說,投保重疾險應該是人生保障規劃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重疾險給付的保險金主要有兩方面的用途:一是為被保險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狀態或手術治療所花費的高額醫療費用;二是為被保險人患病后提供經濟保障,盡可能避免被保險人的家庭在經濟上陷入困境。此外,家長也可以考慮為孩子有針對性地投保兒童重疾險,如太平人壽的“陽光天使2007少兒保障計劃” 的附加險“太平附加陽光天使少兒重大疾病保險2007”為孩子提供了25周歲前22種少兒重大疾病雙倍保障和人身保障,還針對小兒白血病提供了專項賠付,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通訊員 潘晶 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