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通訊員 蘭朝霞)銀行客服中心從最初的接聽客戶來電、解答客戶疑難,到今天的創造價值、多媒體客服,其商業作用、品牌地位逐漸顯現。近日,廣發銀行迎來客服中心成立十周年紀念并正式對外宣布,該行客服中心轉型交出漂亮成績單,去年實現收入成本比3:1,率先完成從成本中心到價值中心的轉變。
從“后臺”走向“前臺”
據介紹,廣發銀行客服中心在2004年正式成立,運營初期以95508作為全國統一熱線為廣發信用卡客戶提供全天24小時服務,2012年接管全行客服業務,正式建成今天的客服中心。如今目前月均人工話務量近400萬,平均每名座席人員每天需接聽電話140個左右。據悉,兩三年前,和其它商業銀行一樣,廣發銀行客服中心也曾面臨這樣的挑戰:銀行業務快速發展,話務量持續上升,但人力資源成本攀升,招聘壓力不斷增大,且服務渠道單一,未能跟上時代的潮流。 2012年,廣發銀行客服中心在行業內率先提出戰略轉型,下定決心朝著“客戶體驗、創造價值、多媒體客服”復合型客服中心發展。在客戶體驗方面,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不斷完善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喊出“創新服務、超越客戶期望”的口號。在保證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下,大膽走向“前臺”嘗試主動推介增值服務產品,實現客戶、銀行、員工“三贏”目標。多媒體客服方面,打造短信、網銀、微信、易信客服等,同時大力加強多媒體服務渠道的宣傳,向客戶推薦和宣導智能客服理念。
兩年甩掉“成本中心”包袱
截至今年6月,廣發信用卡全國累計發卡量突破3000萬張。在信用卡陣營的第一梯隊中,廣發卡以近三年來的高增長,在活躍率、卡均收入、卡均利潤等指標上穩坐“頭把交椅”。從發卡2000萬張到3000萬張,廣發銀行前后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期間客服中心人工話務量持續大幅度增加,客服坐席人數卻增長緩慢。但如今客服中心管理者們已不再為此煩惱,因為他們一手打造的復合型客服中心已漸見雛形,在保障優質服務的前提下,推介增值服務產品,完成交易。僅兩年時間,廣發銀行客服中心就甩掉了“成本中心”的包袱。客服中心負責人介紹,充分利用客戶觸點創造價值是客服中心甩掉“成本中心”包袱的制勝法寶。為了使服務更貼心,廣發銀行客服中心還率先打破傳統服務質量衡量標準,將情感指標納入客服人員績效考核,通過對客服人員聆聽能力、同理心、靈活性、朋友間感覺等四項情感指標考核,引導客服人員把握服務過程中與客戶的每一次互動機會,提升客服人員耐受性,靈活解決問題,與客戶一起營造愉悅溝通的氛圍。
驅動銀行流程革新
客服中心以其多元化、立體化的對話溝通渠道成為客服信息的集散地。據了解,越來越多商業銀行管理者擯棄客戶端“相安無事就是好”的想法,注重收集客戶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產品更新、服務進步、甚至流程再造。廣發銀行客服中心就擔任著這樣的角色。 “人工服務、語音服務,以及網銀、手機銀行、微信、短信等渠道,都是我們與客戶接觸的機會,并且蘊含了大量的客戶聲音。我們把每個接觸環節細化,梳理出650多個體驗感知點,搭建了客戶體驗高階藍圖。”廣發銀行客服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對收集到的客戶體驗、意見和建議進行整理和分析,識別客戶需求并找出客戶體驗不足的地方,一方面能為客服中心改善工作提供依據,另外一方面能為整個銀行各業務條線、基層分支行網點優化流程提供決策參考,進而驅動全行業務流程革新。此外,客服人員由于熟知各項基本業務,有機會參與全行業務流程,往往也成為行內各業務條線爭搶的優秀人才。去年全年,廣發銀行客服中心超過34%的員工實現行內晉升、轉崗,成為廣發的“黃埔軍校”。這成為銀行業客服中心“員工培養與發展”的成功典范,被編寫進《2013中國銀行業客服中心發展報告》中。今年5月下旬,廣發銀行客服中心迎來十周年慶前夕,“香港客戶中心協會”的多家會員單位,包括花旗銀行、匯豐銀行等到廣發銀行參觀走訪。客服中心從后臺走向前臺,以“利用客戶觸點創造價值”的模式連通客戶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做法給到訪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代表們紛紛認為廣發銀行客服中心樹立了“中為洋學”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