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商業銀行追求百年基業,穩健是經營的基本方式,也是轉型升級的基本遵循。有了穩健發展的理性回歸,升級才能不走樣、不變道、有章法,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在2015年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
7月9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第三屆“2015年銀行業發展論壇暨銀行業綜合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以及20余位國內銀行董事長、行長共聚一堂,就論壇主題——“未來銀行之路:挑戰與升級”展開討論。作為“年度新銳銀行家”的獲得者,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在該評選中,平安銀行還獲得了“年度創新手機銀行”獎項。
綜合金融引領銀行未來發展之路
“平安銀行較早地邁出了綜合金融這一步,到現在為止,也是我們差異化的核心優勢。做好綜合金融,是未來我們戰略升級的重點。當交易對手越來越多,通道業務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的策略自然是走向綜合化。” 邵平行長在演講中說道。
在邵平看來,綜合金融是平安銀行的最大優勢,也是其不可復制的獨有優勢。平安銀行背靠擁有金融全牌照的綜合金控集團,“如果把平安集團9000多萬保險、信托客戶遷徙到銀行來,再把平安銀行2000多萬客戶遷徙到保險等其它領域,就有整合上億客戶的市場空間。”平安銀行邵平表示。
近年來,平安銀行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進一步加快客戶遷徙轉化,建立集團客戶、銀行小微客戶、信用卡客戶、汽融和消費金融客戶的遷徙平臺。同時,平安銀行提出了“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方案。截至2015年一季末,遷徙平臺已為銀行貢獻客戶超過80萬人。
以“互聯網金融”實現智慧式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為金融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舊規則正在被新規則所取代。邵平表示,只有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做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才能在“新常態”的背景下實現智慧式增長和內涵式增長。
以此次獲得“年度創新手機銀行”的平安口袋銀行為例,截至2014年底,平安口袋銀行用戶量快速突破500萬,比2013年增長了338%,用戶增長速度居業內首位。上線以來,平安口袋銀行創新動作頻現。平安口袋銀行已不是簡單的電子銀行延伸產品,而是從互聯網開放、個性、簡約的思路出發,運用互聯網思維孕育而生的金融科技產品。 2014年10月,平安銀行業內首推“口袋社區智能O2O平臺”;2015年2月,業內首推“智能語音”功能;4月,業內首發“手勢登錄”功能;6月,平安銀行推出光子支付—利用手機閃光燈光束實現銀行卡信息的讀取;7月,平安銀行將再次推出創新功能“手機自動讀取驗證碼”,實現“無縫切換”的客戶體驗。
在邵平看來,“新常態”給銀行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昭示著差異化時期的到來。在“新常態”下,各家商業銀行需要更多從自身的資源稟賦、歷史傳承、風險偏好、文化基因出發,來確立各自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只有這樣,才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獨領風騷,最終形成錯位競爭、百花齊放的局面。
而近幾年來,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平臺,平安銀行因勢而變,加速業務結構調整和商業模式創新,確定了“做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的發展戰略,“專業化、集約化、綜合金融、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日漸成熟,公司、零售、同業、投行等業務均取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