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最有活力的群體,然而由于“人小錢少”,難以滿足銀行的風險防控要求,小微企業融資難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緊箍咒”。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如何幫助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深圳正探索一條新路。昨日,深圳市知識產權局、北京銀行深圳分行在五洲賓館共同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暨“深智貸”產品發布會。和一般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品不同,“深智貸”主要針對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貸款,無需擔保,是首個由政府引導,與銀行合作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品。
深圳人愛創新
“發明之城”實至名歸
多年來深圳在專利申請領域走在全國前列,不僅積累了一大批如華為、中興、騰訊這樣的創新翹楚,全民創業熱情更是一浪高過一浪,不少專家學者不僅稱深圳為“創客之城”,“發明之城”的美譽更是實至名歸。
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郭馳在致辭中表示,至2015年底,深圳市PCT申請連續12年以占全國將近50%的比例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市有效國內發明專利達到83,903件,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二位,僅次于北京;深圳市有效商標注冊量突破40萬件,擁有馳名商標162件,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2015年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36,157件,占全國登記總量的12%。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旨在迎接即將到來的第16個“世界知識產權日”,開啟我市的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2016年宣傳周,深圳市知識產權局將以“知識產權保創新促發展”為主題,以知識產權促進自主創新和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在宣傳周期間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發布一系列知識產權重要信息,舉辦一系列知識產權法律和實務培訓,包括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會議、知識產權領導人一對一高峰論壇、第5屆深圳市青少年知識產權大獎賽、知識產權維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等多項活動,營造保護知識產權和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
深圳大膽探路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單筆最高200萬元的事后風險補償
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一連出臺了《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關于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三個重要文件,極大提升了我市知識產權質量,激發企業創新熱情。推動我市知識產權運營工作。
眾所周知,傳統銀行貸款一定要有抵押物,怕的就是有壞賬出現,從而抵消風險。然而,由于很多中小企業仍處于初創階段,銀行的風險防控要求與中小科技企業的無形資產融資需求有沖突。目前,國內也有不少銀行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但是由于評估難、風險高、變現難等因素,長期以來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叫好不叫座,純粹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并不多見。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深圳正先試先行:《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中明確規定,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制度,對銀行向創新型中小微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生的實際壞賬損失,予以一定比例、單筆最高200萬元的事后風險補償。也就意味著,深圳正不遺余力探索多渠道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鼓勵企業加速創新占領知識產權高地。對于“壞賬”,深圳通過事后風險補償機制解決銀行的后顧之憂,幫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會上,市知識產權局與北京銀行深圳分行簽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北京銀行將為深圳市轄內優勢和領軍企業提供最高不超過5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額度。
深圳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促進處陳民鋼處長表示,這是首個由政府引導,與銀行合作推出的知識產權類質押貸款產品,政府不具備商業性,為合作方提供政策扶持、信息共享等支持。回顧過去幾年,深圳知識產權貸款融資風險率很低,這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在產權轉化成資本領域做大膽的嘗試,鼓舞企業創新熱情,讓小微企業生命力更強大,迸發出更旺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