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提升中國品牌價值,創新引領中國品牌成長。近日(11月8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以“創新與引領·邁向中高端”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論壇在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現場近百家知名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暢談體會,分享心得,共謀良策。值得注意的是,太平人壽作為唯一一家保險企業參加了此次論壇。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中國品牌建設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可以看到,黨和政府已經將品牌建設工作,上升到了國家的高度,鼓勵中國品牌,成為國家的名片,成為展示國家實力的窗口。
“中國太平”創立至今八十余年,“太平”品牌經歷了從民辦經營到收歸國有,從揚帆海外到回國復業,到2011年成為四大保險央企之一。論壇上,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可作為企業代表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品牌之路如何走,完全取決于企業是否選擇正確的路徑。
保險企業品牌如何塑造?他認為保險企業品牌建設有著重要的行業價值和社會意義。每一家保險企業,都不該局限于“一家一戶”的自身品牌建設,而是要以“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心態,為行業傳導正能量,傳播好聲音。只有人們對保險的態度轉變了、接納了、肯定了,保險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服務,保險品牌才能成為行業的精品。
同時,保險行業必須通過精細化服務才能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保險是一種無形商品,看不到也摸不著,它不容易像其他商品那樣讓消費者有實物的“獲得感”。因此,保險公司不能只在收費和理賠的時候才去跟客戶接觸,而是要滲入到客戶日常生活起居和人生風險管理中去,通過主動與客戶建立大量的、頻繁的、高質量的、體驗好的服務接觸點,帶給客戶更多關于品牌的認知和體驗。保險企業還要以“工匠精神”來打磨自己的產品。保險是一個需要永續經營的行業,要堅持“保險姓保”不動搖,要對每一個服務細節精雕細琢。而每一個保險企業應該把打造“百年品牌”放在戰略位置。
據了解,中國品牌論壇是由人民日報主辦的高端對話活動平臺,主要研究破解當前中國品牌發展建設面臨的困境與難點,介紹分析國際知名品牌的成功經驗和案例,就中國品牌發展建設的關鍵議題深入研討、建議獻策。當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等知名企業負責人均出席了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