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京舉辦的2016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上,中信銀行獲得“2016中國社會責任優秀社會責任報告獎”。
據悉,中信銀行從2008年開始對外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每年都經監事會及相關委員會單獨審議,最后經董事會審議和表決,在上交所和聯交所的網站上與年度報告一樣以單獨公告的形式對外披露。在多年持續發布報告過程中,中信銀行形成了獨特的報告特色。
社會責任信息收集領跑同業
在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方面,中信銀行是國內首家實現全行范圍信息收集和披露的銀行,目前各大銀行只能實現部分信息的披露。經過8年的努力,中信銀行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關于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非財務數據)的管理體系,實現了對每一家支行網點的監測、收集、核正。
創建了“中信銀行社會責任信息管理系統”。中信銀行是銀行業首家、也是國內少有的對社會責任報告進行信息管理系統的企業,在社會責任報告的收集、編制上具有領先性。該系統經過近兩年的開發、試運行于2015年底全面上線,實現了從手工收集到信息系統收集的飛躍,大大提高了數據收集的及時性、準確性和便捷性,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參與社會責任工作的人員也從總分行的70多人發展到從總分支行的1800多人,這對于普及社會責任理念,樹立責任意識具有平臺化優勢,對于社會責任報告管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提升報告公信力
2015年,《國際鑒證業務準則第3000號——歷史財務信息審計或審閱以外的鑒證業務》進行了修訂,對相關標準的執行要求更加嚴格,進一步加強數據的可信度。中信銀行社會責任報告中涉及的424項關鍵表述、602項重要數據、31項主要案例,普華永道均進行了鑒證。同時他們不僅對一家分行進行了實地鑒證,還通過社會責任報告信息系統對另一家分行進行了遠程鑒證,并對關鍵績效表中的全部數據實施了抽樣審計,使得中信銀行社會責任報告的各項陳述、數據和案例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更高,更具公信力。(通訊員 蔡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