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已進入倒計時,很多人已經在為春節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支出、費用做準備了。但回顧以往春節,似乎就算年前準備得再充分,最后還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費用出現,然后錢包就被掏空了。
那2017年,怎樣才能讓自己不重蹈覆轍、不讓自己的錢包在春節被掏空呢?理財師給出了以下4個建議:
1、制定預算
預算是個可以幫助自己控制消費支出的方法之一。每個人都可以列一張支出清單,包括交通費、孝敬父母的錢、婚禮份子錢等,在每項支出后面寫個大致或已確定的數字。
然后根據自己的工資收入、年終獎水平來看總支出,如果在可接受范圍內,就按此預算來。如果偏高就適當刪減,刪減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這樣可以隨時給自己提個醒,盡可能不支出更多的錢。
2、不沖動消費
其實以往春節中,錢包被掏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沖動消費。比如兄弟幾個好久沒見面,難得碰到一次就要多聚一會兒,大晚上的還要出去吃個宵夜、擼個串啥的,錢自然就多花了。
而姐妹們見面,又勾起了以前一起讀書、生活的美好回憶,于是出去喝個下午茶、逛個街啥的,都是很常見的情況。再加上春節期間,有可能有優惠活動,買買買也是不在話下。
這些都是沖動消費,一旦不克制自己,超支是一定的。
3、盡量不碰信用卡
理財師表示,無論是直接花現金還是刷借記卡,你都能看到總額在變小,無論多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心疼花出去的錢,從而開始出現省錢意識。
但刷信用卡就不一樣了,往往錢花出去了但沒什么感覺,那什么時候會有感覺呢?就是等賬單過來還款的時候。有時候賬單上面的金額甚至會讓自己咋舌“我居然花了那么多錢……?”
所以,春節期間,能不刷信用卡就盡量不刷信用卡,因為那是個容易沖動消費的時候。
4、提前安排好閑置資金
有些人可能已經有了一定儲蓄,或是年終獎中還留有一部分閑置資金。這部分錢也許現在并沒有什么用,可當做閑置資金。但如果不及時安排處置好,則很有可能在日后被花出去。
所以,要提前安排好閑置資金。而小額資金則可以配置些股票、基金等,爭取更高收益。但如果覺得風險大,也可選擇配置門檻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安全穩定。
如果不想讓自己的錢包在春節期間被掏空,可以將以上4種方式進行結合,已達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