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處于下行周期的當下,如何以更少的資本消耗獲得較高的收入增速,成為擺在各家銀行面前的一大難題?!拜p型化”也因此成為不少銀行爭先恐后業務轉型的目標。在業內首次提出“輕型銀行”戰略的招商銀行,或許是一個新的行業樣本。
由國際知名機構《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主辦的“2017年度國際零售服務卓越大獎”評選結果揭曉,招商銀行第八次榮獲“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第十三次榮獲“中國最佳股份制零售銀行”國際大獎,并作為中國零售銀行的代表躋身國際前列。同時,憑借在業內首創的住房按揭領域PAD報件產品“云按揭”,與全新電子支付“一網通支付”兩項產品,招商銀行同時獲得了泛亞太區“年度最佳按揭與住房貸款產品”、“年度最佳移動支付產品”兩項殊榮。在中國銀行業向零售轉型的當下,招商銀行的崛起給行業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
告別粗放模式
近年來,中國進入經濟增速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下,銀行業風險逐漸暴露,依靠資產規模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對公業務增長乏力,存量業務的邊際回報也在不斷下降。
在這種動力與壓力的雙重刺激下,零售銀行因具備新的業務增長點,在獲取穩定、低成本的資金,平衡對公業務波動性和降低金融同業風險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因而成為銀行業戰略轉型的目標。
根據BCG發布的銀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零售銀行營業收入將占中國銀行業整體收入的40%以上,而招商銀行在該指標上已經達到發達國家銀行業水平。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此表示,銀行在零售業務上的競爭正趨于白熱化,而這一“爭奪戰”也不僅限于銀行之間,包括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公司等也希望在這一市場上“分一杯羹”。
打造零售平臺
在一系列新常態的挑戰下,打造持久的競爭優勢,建立差異化業務模式,培養關鍵基礎能力成了零售銀行轉型的必由之路。而招行從來都是一個追求特色的銀行,從2004年招行開啟“一次轉型”、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到2010年開始推進以提升管理水平為核心的“二次轉型”,再到2014年明確提出“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作為“一體”的零售業務,一直是招行的特長:客戶獲取能力、客戶價值挖掘能力、低成本運營能力、精準的風險定價能力和優越的服務體驗,是招行能夠不斷強化零售業務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招行堅持“服務至上”原則,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在客戶獲取和客戶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眾所周知的是,在金融業互聯網時代,銀行獲取客戶的渠道必須前移,不能坐在網點中被動等待客戶到來,而是通過智能數據的使用來提升客戶關系管理水平。招商銀行敏銳地將“大力推動客群穩健增長,夯實業務發展基礎”作為發展重點,多管齊下加強基礎客群拓展,優化流程打造多元化中高端獲客體系,為其零售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專業化領域,招商銀行推出了多種差異化、專業化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在信用卡領域也強化產品創新,擴充汽車分期總對總合作品牌,上線掌上分期等新產品,為區域重資產經營注入新動力。
在移動端,招商銀行更是將創新做到了極致,構造出全面的投融資平臺。招商銀行強化了“智慧”邏輯,其APP5.0創新推出摩羯智投、收支記錄、收益報告和生物識別四大金融科技功能,實現六個行業首創,完成121項重大優化,開創了銀行業“線上+線下”、“人+機器”的融合服務新模式,構建完整的售前、售中、售后金融服務鏈條,開啟智能理財新時代。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
中國銀行業在零售領域的發力,至今已經歷了20年的快速發展期,實現了產品從簡單到豐富、客戶分層與管理從無到有、服務渠道從單一到多元,并初步建立起完善的業務和管理體系。
展望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已經認識到零售業務在未來銀行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地位,希望以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圈占更多的用戶,抵御經濟周期的波動性風險,促進業務結構的多元化和穩定化。而能夠從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零售銀行應該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遵從人性與科技的統一、金融與生活的統一、傳統與創新的統一。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推動零售業務發展以占領未來金融服務市場制高點的同時,招商銀行還在大力推動銀行內部管理和運作效率的提升,以更審慎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手段來提升資產質量,同時還通過提高零售業務收入、非利息收入等方式來為轉型打造更好的戰略基礎。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曾表示,打造零售銀行的熱潮是必然趨勢。有的銀行起步早,已經奠定了良好基礎;有的銀行起步相對晚,要獲得較快增長就比較難。對于已經在品牌、客戶、產品以及渠道等領域建設起成熟專業體系的招商銀行而言,其零售業務將在同業中繼續一枝獨秀。其未來的零售價值創造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暗昧闶蹣I務者,得天下”,招行的每一次嘗試與跨越,都將是中國銀行業轉型的“新路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