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信銀行發布2017年半年報,零售銀行二次轉型戰略成效凸顯:上半年中信銀行集團零售營收貢獻31.1%,同比提升6.1個百分點,稅前利潤超過100億元;中收占比57.7%,同比提升10.9個百分點。
今年是中信銀行成立30周年暨上市10周年,作為國內首批成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信銀行在零售銀行業務上不斷創新開拓,業績斐然。根據半年報數據,零售客戶管理資產突破1.4萬億元。私人銀行客戶數2.48萬戶,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440萬戶,信用卡新增423萬張、總量突破4000萬張。信用卡業務、大單品業務亮點突出,信貸資源向零售業務傾斜。
信用卡客戶突破4000萬 收入達166億
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增長迅速,非息收入占比行業領先。數據顯示,中信銀行信用卡發卡量目前已突破4000萬戶,年交易額超過萬億。上半年中信銀行總體信用卡收入達166億元,其中40億元為利息收入、126億元為手續費收入。
行業數據顯示,中信銀行信用卡的卡均收入位列業內第二,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中信銀行副行長兼財務總監方合英認為,該行信用卡持續增長力來源于三方面:一是中信銀行信用卡的整體發展布局符合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二是經過多年運營,中信銀行的機制、科技水平等方面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打法;三是中信銀行信用卡具有很強的互聯網基因。
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表示,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提供小額過渡性的資金安排等是信用卡產品的特性,也是目前所有互聯網公司、小貸公司角逐的重點。他認為,未來競爭需要同時面對“有卡化和無卡化”的支付環境變化,小額支付無卡化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大額支付有卡化仍具備發展前景。據悉,中信銀行將在分期付款及持卡人的服務范圍方面進行拓展,進一步加強對信用卡的投入并提高發卡量。
薪金煲破600億 零售大單品業務突出
根據半年報,中信銀行零售特色大單品業務亮點突出,零售客戶基礎進一步夯實。其中薪金煲產品規模突破600億,簽約客戶數370.68萬戶;出國金融業務累計服務客戶102萬人次,帶動新增零售客戶14萬戶。
600億規模的“薪金煲”是中信銀行零售業務的一項創新。中信銀行通過與基金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活期資金增值服務,能夠實現客戶銀行賬戶活期余額自動申購貨幣基金,用款時份額自動贖回,快速變現。相較于市面上的“寶寶類”產品,薪金煲特色在于申購贖回全自動模式,客戶申辦中信銀行卡后,可設定一個最低金額,超出部分將自動轉為貨幣資金,而客戶需要使用資金時,也無需再發出贖回指令,可通過ATM機直接取款,或刷卡消費、轉賬、信用卡還款及貸款還款等,真正實現T+0,資金零在途。業界認為,中信銀行“薪金煲”產品的快速發展,是銀行業對抗互聯網寶寶軍團的范例,是一項重大金融創新。
出國金融則是中信銀行零售業務的傳統優勢業務,在同業中名列前茅。據悉,中信銀行在95558客戶服務中心配備了100人的出國金融專屬服務隊伍,可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目前已服務客戶超過百萬,僅廣州分行一年便完成美國簽證代傳遞及護照返回業務量超115萬筆。
貸款資源傾斜 80%投向零售業務
半年報顯示,中信銀行信貸資源繼續向零售業務傾斜。報告期內,中信銀行集團新增貸款2131.68億元,其中個人貸款占比82.42%,個人貸款余額占比進一步提升至36.63%。
對新增貸款超80%投向零售業務,中信銀行在半年業績發布會上進行了布局解釋,表示信貸資源傾斜零售主要基于以下四個因素:一是目前客戶消費升級,對個貸需求較大;二是零售貸款定價因素。上半年個人貸款定價比上半年新發生的對公貸款定價高,有較高的收益率;三是中信銀行零售轉型。此前該行在個人資產方面以負債和中收為主,為了更好地開展零售轉型,必須拓展零售資產業務。四是零售資產業務大多是以房產為核心的抵質押物,抵質押率極高。
此外,中信銀行零售業務在私人銀行及手機銀行等方面也表現突出。私人銀行客戶數2.4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5.1%;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440萬戶,同比增長39%。(通訊員 蔡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