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中信銀行“賣車記” 每賣10輛新車就有1輛在中信銀行做貸款
“去年全國一共賣了2400多萬輛乘用車,一年大概是4萬億元的汽車新車銷售市場。其中,中信銀行的融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也就是說,十分之一以上的新車銷售是通過中信銀行融資進行的;另外,全國一共有約2.6萬家-2.7萬家4S店,中信銀行合作的大概有4000多家,占比約為15%左右。”講起中信銀行的對公業務“大單品”汽車金融的營銷數據,中信銀行產品經理的語氣格外自豪。
汽車產業,可謂強國重器,商業銀行自然十分重視金融支持汽車產業發展,而中信銀行毫無疑問是個中翹楚。該行廣州分行更是在屢次“雪中送炭”的同時,保持了幾乎“零不良”。
汽車制造業是廣州市工業的重要支柱。2017年一季度,廣州市汽車制造業產值為1129億元,同比增長22.1%,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達93.5%。雖然,如今的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一家2016年銷量37萬臺的民族汽車品牌,但回憶起成立之初的融資困境,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仍記憶猶新——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2011年,廣汽傳祺僅銷售1.7萬臺;2012年,銷量也僅為3.4萬臺。
在最為艱難的2012年,中信銀行廣州分行考察了項目的可行性,以及該公司的財務狀況之后,果斷繼續保持給予廣汽乘用車授信支持10億元,額度可用于流動資產貸款以及固定資產貸款。當時,中信銀行一度成為廣汽乘用車唯一的貸款銀行。近年來,隨著廣汽傳祺銷售規模的增長,其下游經銷商的融資需求越來越大。今年,中信銀行廣州分行與廣汽傳祺正式開展汽車經銷商庫存融資合作,該行還擬將廣汽傳祺汽車金融網絡授信額度,由5億元調整到25億元。
此外,中信銀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也可謂是全維度的。
近年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持鼓勵態勢,但是,新能源汽車制造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企業,特別對于新能源客車而言,由于終端客戶絕大部分采購審批周期較長,企業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被董明珠看好并入股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銀隆),致力于打造以鋰電池材料供應、鋰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為核心,延伸到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整車等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根據珠海銀隆實際情況,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該行橫琴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企業自身發展出發,通過控制成本和提升產能達到規模經濟,對于降低成本很重要,銀行自然盡全力支持”。珠海銀隆董事長魏銀倉則表示,“中信銀行是對我們支持力度最大、辦事效率最高的商業銀行,今年5月份新批的授信額度為276億元,可以保障公司擴張,實現全年3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新能源汽車被視為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新機遇,然而,續航里程短、充電設備少、充電時間長,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應用的最大痛點所在。
廣東萬城萬充電動車運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電動汽車投資運營和充電網絡建設運營于一體的企業,也是做充電樁最早的一批企業之一。萬城萬充同樣為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的授信客戶之一,已獲得來自中信銀行全流程的綜合融資服務支持。
在能源行業工作30年的萬城萬充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蔡清偉提到,萬城萬充跟非常多的銀行打交道,只有中信銀行為他們在融資、結算、零售等業務領域進行嵌入式的全面合作。
據了解,近年來,中信銀行圍繞汽車行業客戶最迫切、最普遍需求,整合支付結算、現金管理、資產托管等服務領域,依托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優勢,提出了“交易+”服務品牌,從產業鏈上游的保理、訂單、商票融資、到對核心廠家的全方位產品服務,以及汽車銷售端的庫存采購融資、中長期融資、二手車交易融資、集團現金管理和各種投資理財業務,最終服務延伸到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目前,中信銀行與約70個品牌廠家建立了總對總合作關系,累計融資超過3萬億元,對個人客戶累計放款量近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