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象限的人思考財務問題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差異,根據羅伯特·清崎在文中的講述來分析,想成為有錢人,就要努力讓自己站在B象限(成為企業家,擁有一個可以為自己賺錢的系統)或者I象限(成為投資人)。
花卷君認為,邁入B或I象限的門檻還是挺高的,然而我們中的大多數,尤其是年輕人,都是位于E象限的雇員(打工者)——也就是作者在書中描述的那類很難賺到大錢的人。聽起來有點沮喪對不對?想到自己早出晚歸勤勤懇懇的為老板打工,居然難以成為有錢人?!不!甘!心!帶著些許不服和疑問,花卷君采訪了幾位已經邁入有錢人隊伍的職場牛人,他們雖然也是站在E象限的打工者,但是,通過短時間內讓收入翻倍(5年翻了10倍以上)實現了財富的快速積累。怎么做到的?如果我也能5年收入翻10倍的話,給人打工又何妨?
李牧(男 32歲)
職業經歷:金融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在一家研究所做研究員,1年后跳槽到保險行業做投資經理助理,3年后跳到基金公司做基金經理,5年內年薪收入由7萬跳漲到100萬 。
對于自己起薪6K,5年后就拿到百萬年薪的經歷,李牧歸因于“很多拿高薪的人都是因為站在了風口,趕上了形勢,順勢而為的結果。”
“我剛做債券研究員那會兒這個行業還很冷門,也很辛苦,做的人并不多,08年金融危機后,債券業就火了,我就順勢從研究員跳到了投資圈,之后又跳到了基金公司,在基金公司拿個百萬年薪并不是難事。
每個行業都有他的發展周期,發掘先機,早入行,就有可能改變你的收入軌跡,實現收入的跳漲。”
依花卷君對他的了解,除了善于把握時機,他還有很多“成功的基因”(明顯的優點),比如勤奮,比如好學。李牧非常愛看書,看的也很快,經常在出差的途中一天就看完一本書;他還特別重視自我管理,對自己要求嚴格,非常理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善于自省,在浮躁的金融行業,即使年薪過百萬,仍多年保持低調穩健的個人風格。“只是為了高收入而做這行的往往覺得比較辛苦,好在我非常熱愛自己所做的事,也更容易做出成績。對于想拿高薪的人來說,熱忱和收入是正相關的。”
Cindy陳(女26歲)
職業經歷:在廣告公司做設計助理,半年后跳到平面媒體做美術設計,3年后跳到互聯網公司做設計主管,5年內年薪收入由4萬漲到40萬 。
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后的Cindy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助理,半年后經熟人介紹跳到了一本業內TOP5的時尚雜志做美術編輯,由于第一份工作起薪低,TOP5的時尚雜志工資很高,這一跳收入就翻了3倍。之后的幾年,工作之余,Cindy在一些設計論壇上很活躍,加入了一些設計師圈子,經常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研究觀點,還被群友們推薦成了群主,“沒想到我的愛好居然為自己帶來了工資之外源源不斷的收入,有好多群友因為喜歡我的設計風格來找我做兼職。”
Cindy認為對于自己這種“手藝人”而言,接私活兒非但不會影響本職工作,反而會促進自己專業技能的提升,因為見多識廣,創意想法會更多元。
Cindy的高收入一定程度上源自她工作之外的積累,比如加入小圈子,在圈子里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依靠“跳槽漲薪賺外快”雙管齊下來實現收入的暴漲并不是主流方式,但對于擁有一技之長,依靠經驗和創意吃飯的人來說,也許還不錯。
做這個選題時接受采訪的不止以上三位,總結梳理后,花卷君很想輕松的告訴大家,作為E象限的打工者,只要踏踏實實的在一家公司里吃苦耐勞,熬個幾年,就可以感動雇主拿到滿意的年薪。但事實是,每個行業都有周期,都會面臨被迭代的尷尬,努力只是一方面,不能保持學習以及不會聰明的跳槽,都很難實現收入的跳漲。另外,如果你選的行業不對,或者努力的方向是錯的(比如,去做自己明明就不擅長的事),在短板上努力,恐怕只會越努力越窮。
想在5年內收入增長10倍,除了要有點運氣,還有些過來人的建議可以給你:
Tips:
有句話叫做勤奮的人可能掙不到錢,但不勤奮的人是一定掙不到錢的。
雖然“愛跳槽的”不如忠誠度高的好,但是,想讓收入有暴漲,還是跳槽來得快。
高收入=運氣 勤奮,對于想快速實現工資翻倍的人來說似乎是句真理。
有句話叫做“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得起來”,順勢而為,搶占先機,有可能讓收入軌跡直線上升。
業內的口碑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想讓伯樂發現你是個人才,你得先是個人才,最好還擁有一些可以推薦你去目標企業的人脈。
想要實現職業理想,一條直線走不通的時候,可以選擇迂回前進的方式,而不是放棄。比如,入行門檻高,可以先從低門檻的公司入行,再換公司、再轉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