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近期備受全球投資者矚目的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正式塵埃落定。
在經過兩天的討論之后,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1.5%至1.75的水平。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首次加息,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對于本次美聯儲加息對國內大類資產和A股市場的影響,來自多家績優私募機構和一線券商機構的分析觀點普遍表示,盡管美聯儲升息可能繼續對國內無風險資金利率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大類資產價格可能由此有所承壓,但 權益市場仍具備較高的吸引力,對于A股市場的中長期表現,仍可保持適度謹慎樂觀。未來市場的個股投資機會,仍值得繼續看好。
中國央行是否實質性跟進成最大懸疑
在本次美聯儲加息可能對國內貨幣政策和資金利率水平的影響方面,近期來自券商等賣方機構的主流研究觀點均普遍認為,在美聯儲本次加息之后,中國央行將大概率再次提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水平,從而可能繼續導致市場資金利率繼續溫和上行。
長江證券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趙偉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實施主要考慮國內因素;但在去年以來隨著海外貨幣政策正?;涌欤袊胄袑M庳泿耪咦兓年P注也在顯著上升。
?
此外,在私募等投資機構的分析方面,主流觀點也傾向于認為,央行將以再次提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作為對本次美聯儲加息的內部反饋。不過,有私募機構也提示風險稱,本次美聯儲加息之后中國央行跟進加息的可能性也不能全部排除。
來自上海朱雀投資、上海富善投資等私募基金的觀點普遍認為,本次美聯儲再次加息后,預計中國央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影響市場資金利率,以維持跨境資金流動的穩定。
而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中國央行會跟隨美聯儲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包括逆回購利率、MLF利率等)5或10個基點(0.05%或0.10%)??紤]到銀行間市場的回購利率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大幅高于可比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政策利率上調只是對市場利率的進一步確認,如果只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上調,那么對金融市場的不利影響就會非常有限。而另一方面,盡管從今年以來社會融資增長與經濟增長動能減弱、通脹壓力可控等角度來看,目前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必要性不大,但是一旦存貸款基準利率真的上調,那么就將對國內金融市場產生一定超預期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年初以來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水平的整體走向來看,面對近一年多來的美聯儲先后3次加息,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中樞雖略有上行,但整體上行幅度仍十分有限。
數據來源:財匯大數據終端數據截至3月21日資金利率為存款類機構加權平均
大類資產對比A股仍相對有利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目前績優私募整體對A股權益市場的投資機會,整體仍保持較強信心。
上海朱雀投資研究副總監胡榮春表示,國內大類資產走勢更主要的還是受國內經濟影響。當前經濟開局良好,內生動能仍需觀察。總體看,隨著社會大類資金再配置,權益市場仍具備較高的吸引力。
上海富善投資總經理林成棟則進一步分析稱,本次美聯儲加息之后,國內市場利率波動區間可能出現的抬升,將通過房貸利率、貼現率對樓市、股市帶來一定的壓力。加息累積的效果最終反應在經濟增速的阻力上,潛在經濟增長回落會對長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大宗商品需求形成壓力。A股方面,美聯儲對于貨幣政策的預期管理比較超前,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相對充分,在加息前全球金融市場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應了加息的影響,因此加息后對市場影響偏小。而從歷史上看,美聯儲加息后A股市場大多數情況下也仍會按照自身的節奏運行。綜合考慮到過去兩三年股市資金面相較于樓市和大宗商品并不充裕,因此,盡管有加息沖擊,當前的股市因存在結構化賺錢效應,A股市場的資金流動情況并不值得過度悲觀。
此外,有不愿具名的私募機構進一步表示,目前我國貸款基準利率整體處于歷史谷底水平。本次美聯儲再度加息之后,國內貸款基準利率可能將逐步面臨現實性的上行壓力。在此背景下,對于國內房地產市場、工業原材料類大宗商品等方面的投資,建議應當保持謹慎。
(以上貸款基準利率為5年以上期限)
績優私募繼續聚焦個股機會
對于本次美聯儲加息之后的A股具體投資策略上,目前績優私募機構整體策略觀點則普遍較為一致,即在對市場點位預期整體謹慎樂觀的背景下,繼續保持對個股投資機會的挖掘。
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表示,從估值來看,2016年后藍籌股估值大幅修復、中小創估值一路下行,A股全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日趨合理。站在當前的時點上,A股系統性估值提升或降低的概率都比較小,更需要挖掘個股的機會。從當前的時點來看,大型藍籌股整體性的價值回歸進程已經過半,接下來市場將在過去一年多大幅分化的基礎上出現“二次分化”。一方面在領漲的10%個股中部分業績超預期的標的將繼續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另一方面2017年落后的90%個股也將展現出新的“一九”分化行情。建議投資者更進一步尋找那些“向好預期尚未建立但未來有望建立”的公司。
結合即期A股市場的運行,上海朱雀投資研究副總監胡榮春分析表示,目前市場追逐的主要是高估值、高股價的個股,而對于規模和業績的偏好則漸漸淡化。市場這種風格與此前創業板、TMT等行業估值處于低位有關,也與近來政策層面對于“獨角獸”企業的支持帶來的市場關注度提升相關。在具體投資策略方面,短中期內,該私募機構仍將繼續淡化板塊風格,繼續以尋找個股alpha為主。
海富善投資總經理林成棟也分析稱,美聯儲加息對A股的利空影響主要體現在貼現率對估值的侵蝕以及主導企業潛在盈利增速上。從結構性角度而言,由于價值股和成長股過去兩年所經歷的估值運動趨勢截然相反,價值股整體處于不斷的估值提升過程,而成長股則處于估值不斷下降過程。整體而言,現階段處于歷史估值相對底部的成長股受到的估值沖擊狀況好于價值股,未來市場在新經濟主題等方面的個股,預計還將展現出較好的投資機會。
來自財匯大數據終端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收盤時,相較于直接受到美聯儲加息而面臨估值利空的美股而言,目前A股市場整體權重板塊估值相對較低,中小板、創業板整體則并沒有十分顯著的估值劣勢。
數據來源:財匯大數據終端數據截至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