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大盤指數全面收陰,但仍有57只非ST個股漲停,其中部分股票已經連續漲停多日。本報根據萬得資訊、同花順統計,近期的“妖股”們有某些共同特征。
周四漲停股中,涉及多個行業,與業績也沒有必然聯系,市盈率最低18倍(世龍實業),最高4945倍(新華都),甚至還有3只虧損股(天津磁卡、朗新科技、國電南自)。剔除它們,52只漲停股平均市盈率高達236倍。股票價格屬于中價位,平均為20.86元。
股市中有“三板成妖”一說。截至周四收盤,滬深兩市過去10個交易日,漲幅超過30%的股票有34只;過去5個交易日,漲幅超過30%的股票有15只。以上這些股票里,有一些連續上漲3個漲停以上,已經“成妖”。那么,這些妖股有沒有一些共同點呢? 除少數次新股如萬興科技之外,絕大多數這類股票都經過了一兩年下跌,股價處于低位,因這樣那樣原因得到資金關注而強力反彈。比如神州信息、浙江東日、中成股份、岳陽興長、國電南自、國投中魯、西儀股份等。
能“成妖”的股票,在反彈漲停之前一般有一段緩步爬升過程,蓄積力量、充分洗盤,一旦啟動,部分會連續漲停四五天。但也有很多股票,漲停一天,次日或第三天就回落令追高者限于T+1無法及時逃離。如天虹股份3月6日漲停,3月7日即下跌。光環新網連續3日漲停后,周四跌5.13%。還有一些股票有前期的預備,但漲停失敗。比如中國高科周四盤中快速拉升超過6%,但因市場不活躍、跟風者少而掉頭回落。
前期大明星萬興科技、合肥城建漲勢減弱,周四雙雙回落,萬興科技此前連續9個漲停令股價短期翻倍,是近期市場最牛的妖股。那么它的后繼者可能有誰呢?
在滬深兩市3400多只股票里,能成“妖”的股票只是鳳毛麟角。從統計看,大約只有百分之一。漲停股對很多人來說,既是誘惑,也可能是陷阱。深圳一家私募老總與記者相熟,早在2017年3月就提起過光環新網,認為它將有題材會連續漲停,并說自己已經重倉買入。依此計算,他持倉成本為13元,而該股在2017年9月遭遇多位公司高管巨量減持,股價跌到11元以下,他也沒有拋掉,直到最近才解套。而這個股票暫時也沒有他想象的那樣連續四五個或更多漲停。假如這個股票沒有他預期的那些利好,他多半會栽在這個股票上。可見提前潛伏捕獵“妖股”,是風險很大的事情。而跟風追高,失敗率也很高。
妖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搜索這幾十只妖股的基本面、消息面,并沒有多少值得一說。而且,擁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很多,為什么它們不漲偏偏這個股票連續漲停,個中原因令人迷惑。深圳大金海投資總裁丁元恒對記者說,一個股票連續大漲,肯定有很多原因,但根本原因還是資金買入。無論他闖蕩過的美國股市還是中國A股,或者是香港股市,都印證他的一個認識:有大資金買入,業績差的股票也可以飛上天;沒有資金炒作,業績再好的股票可能也被晾在一邊。資金炒作股票,一般會選擇股權比較分散、股價比較低、市值比較低的目標。銀行股業績很好,但盤子太大,主力資金拉不起來,一般不會被炒作。為了資金的安全、投資的穩健,長期看還是買市盈率低、成長速度高、行業好的股票持有為佳。接受采訪的一名分析師提醒散戶投資者:“捉妖”有風險,基本面技術面分析相結合參與股票操作才是王道。
記者還采訪了一位熱衷捕捉漲停股的資深股民高東升,他認為,如果要參與“捉妖”,近期應該選擇獨角獸、次新股。而且換手率高的股票比換手率低的走得要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