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維護 銀行再加碼
“與錢打交道,最是糾紛多。”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坦言。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是如此。在投資理財中,金融術語聽不懂,理財投資有風險,創新層出不窮,市場產品迷人眼,稍有不慎,便可能掉進消費陷阱。
在本期的《金融公益講堂》現場,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個金部高級市場與產品推廣經理、AFP金融理財師李雪婷,結合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不但警示觀眾在投資理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陷阱,更為市民朋友們講解了“合規銷售4S原則”,同時還普及了關于投資理財的相關法律條文等內容。
李雪婷特別提醒,市民要明確知悉本人風險評估等級,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購買與風險評估等級匹配的理財產品。
“以前都是自己看書或者看一些手機上推送的文章來獲取理財知識,很多困惑都想請教一下專業的人,但是苦于身邊又沒有這樣的人,今天剛好有這樣一個機會,我之前的很多理財困惑通過專業老師的講解已經豁然開朗了,相信對自己今后的理財生活會很受益!”活動現場的李小姐說道。
截止2017年末,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已受理3372宗銀行業金融糾紛,成功化解2868宗。在深圳銀監局的指導下,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聯手深圳新聞網及銀行機構不斷加碼。由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發起,聯手深圳新聞網聯合主辦的《深圳金融公益講堂》,以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市民金融素養,維護公眾信心和銀行信譽為初衷設計,目前已經成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開展的一大品牌。
據了解,《深圳金融公益講堂》每年不定期舉辦多場講座,由銀行機構推選精英主講,將市民喜聞樂見的“金融大餐”以面對面的方式呈現。此外,通過互聯網媒體傳播及銀行機構發力,銀行業消費者權益維護正在被快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