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2018年一季度,光大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夯實管理基礎,加快經營轉型,提高市場競爭力。
今年初,光大銀行黨委提出“重振光大雄風,打造一流銀行”的戰略目標,聚焦建設有情懷、有質量、有特色、有創新、有底線、有口碑、有活力、有責任的“八有”銀行。圍繞這一戰略目標,光大銀行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增效益,取得階段性成果。一季度,光大銀行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3.44億元,同比增長7.13%;撥備前營業利潤180.39億元,同比增長6.55%;凈利潤90.71億元,同比增長5.49%,收入和利潤實現較快增長。一季末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179.11%,較上年末上升20.93個百分點,風險抵御能力明顯增強。一季末資本充足率13.32%,保持較高水平。
全面改善客戶體驗 快速提升服務競爭力
光大銀行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高質量發展理念,著力推動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改進產品設計,重構服務模式,全面傾聽客戶心聲,加強線上線下服務融合,一季度末手機銀行客戶達3823萬戶,本年新增288萬戶,活躍客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67%,按照“產品要精致、客戶要精準、管理要精益、服務要精細”的目標,實施全網點、全渠道、全流程、全人員的服務質量改進,一季度末客戶體驗指數提升幅度超過3%,出現一批服務優異的網點,全行形成以服務帶動業務,以服務帶動管理,以服務帶動競爭力提升的良好局面。
狠抓金融科技建設 加快數字化轉型 電子銀行業務效益全面提升
光大銀行狠抓金融科技建設,在機制建設和平臺合作方面取得新的進展,一季度正式成立光大銀行云繳費事業中心,實行獨立管理和運營,引起市場強烈關注。作為中國最大的開放式繳費平臺及便民繳費行業領軍者,光大銀行云繳費平臺包括2300余項繳費項目,覆蓋300余個主要城市,一季度交易金額384.01億元,同比增長161.78%,交易筆數2.21億筆,同比增長153.26%。一季度光大集團與騰訊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繼2017年光大銀行與京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之后,又與一家領先金融科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電子銀行業務發展效益逐步顯現。存款業務方面,云繳費、云支付等電子銀行業務一季度沉淀客戶存款日均余額超900億元,較上年增長22%。貸款業務方面,光大銀行將二維碼入口、線上審批、電子賬戶放款等環節打通,實現了網絡貸款從營銷、開戶、審批到放款全流程的線上化,網絡貸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57%。
光大銀行明確“一部手機,一家銀行”的“移動優先”策略,推出新版手機銀行,將FIDO生物識別技術、條碼技術及客戶畫像技術應用到手機銀行,并以手機銀行為核心,實現與網銀、自助設備、微信銀行、遠程銀行等多渠道連接,同時,抓住關鍵細節,優化理財、貸款及轉賬等客戶高頻使用的功能。移動金融交易替代率為79.55%,較上年末增長7個百分點。
不斷加強資產負債管理 基礎性存貸款業務占比持續提升 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新的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下,光大銀行不斷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持續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狠抓基礎性、源頭性業務,大力促進存款業務發展,有力支持貸款投放,一季度資產總額增長1.83%,其中貸款增長4.24%,在資產總額中占比提升1.18個百分點;負債總額增長1.95%,其中存款增長3.22%,在負債總額中占比提升0.75個百分點,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
著力打造有特色的財富管理銀行 中間業務較快發展 中收占比持續提升
鞏固陽光理財優勢,擴大陽光財富管理的市場影響力,推進綜合化、特色化、輕型化、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信用卡、貿易金融、債券承銷、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較好,一季度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3.14億元,同比增長13.47%,中收實現較快增長,中收占比36.75%,同比提升2.05個百分點。
加大撥備計提力度 撥備覆蓋率上升超20個百分點 風險抵御能力明顯增強
光大銀行通過優化貸款結構、加強不良貸款清收,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等措施,有效管控信貸風險,一季度計提撥備69.60億元,同比增長26.87%;一季末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年末持平,資產質量指標穩定;一季末撥備覆蓋率179.11%,較上年末上升20.93個百分點;撥貸比2.85%,較上年末上升0.33個百分點,風險抵御能力明顯增強。(通訊員 樓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