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將采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并停止互相加征關稅。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接受媒體采訪表示,中美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受此利好刺激,周一兩市延續反彈,滬指站上3200點關口,中小創上漲逾1%。如何看待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共識的影響?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貿易摩擦緩解短期有利于股市風險偏好的提升,但是市場后續表現仍取決于流動性預期,投資者可適當關注TMT、天然氣等受益板塊。
有利于股市風險偏好的提升
19日,中美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
對此,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對記者分析稱,“中美貿易摩擦階段性告一段落。短期內提振全球風險偏好,利好股票市場,但不可高估其對風險偏好的提振作用,股市后續表現仍取決于流動性預期如原油價格、美元指數、美國國債收益率等。”
在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看來,中美貿易談判出現轉機并釋放溫和信號,進一步強化了關于市場底部的判斷。
華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李超對記者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雷聲大的階段,股市的風險偏好受到極大的壓制。投資者較擔心貿易摩擦升級,對兩國的經濟發展形勢產生負面擾動,從而對企業盈利帶來負面沖擊。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后,中美貿易摩擦進入雨點小的階段,打貿易戰的概率大幅下降,這將修復股市的風險偏好,未來應持有樂觀態度。”
TMT等行業受益
如何看待此次貿易摩擦對相關行業的影響?
對此,李立峰對記者表示,預計中美雙方將在能源、農產品、部分制造業、醫療服務、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領域加強貿易合作。具體到行業影響,對美國限制中國制造2025、高新技術型企業發展的擔憂情緒階段性有所緩解,短期利好TMT行業;中國向美國擴大進口農產品、部分制造業產品等,原本供給過剩的國內養殖行業、自主品牌汽車行業等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稱,“此次貿易談判取得了重大成果,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共識,利好市場反彈。投資者對于市場的信心有所提升,可關注優質的消費白馬股和新經濟板塊。”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新經濟將是中期投資主線的判斷,新舊動能切換大勢所趨,政策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的信號明確,行業重點關注景氣趨勢中期上行的軍工、新能源汽車、計算機、醫藥、機械、環保等。
申萬宏源分析師劉曉寧表示,加大天然氣進口是雙贏,既有助于改善我國能源結構、也可減少同美貿易逆差。看好優質城市燃氣區域運營商,以及擁有稀缺LNG接收站的深圳燃氣、百川能源、中天能源、廣匯能源,建議關注LNG儲氣設備龍頭中集安瑞科、富瑞特裝。
招商證券認為,從中期發展的角度出發,建議投資者關注四類公司:第一,受中美經貿問題影響相對較小,能夠提供優質性價比商品的大眾消費品牌;第二,在中美貿易摩擦上升為技術封鎖的風險降低后,繼續看好在半導體、醫療醫藥、計算機、軍工、電子、通信設備中的優秀稀缺科技龍頭中長期的投資機會。第三,中美貿易合作進一步加大后,與在華業務有望擴大的美國公司合作較為緊密的部分公司,如與蘋果、特斯拉、亞馬遜等公司有深度合作的公司。第四,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后,受益國內付費意識提升的相關公司。(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