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5月一度攀升至3年多來的階段高位,此后受歐佩克等產油國有意增產及美國原油產量頻創紀錄高位的影響,國際油價震蕩下行。根據目前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水平測算,預計6月8日24時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將迎來下調,每噸下調約110元,折合每升下調約0.10元。
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經合組織(OECD)國家商業石油庫存已降至5年均值水平下方,但減產協議有望松動及美國原油產量頻創新高主導近期國際原油市場,油價承壓回落。
5月底,有報道稱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在討論提高原油日產量100萬桶的可行性,以彌補伊朗和委內瑞拉原油產量的減少。此舉意味著減產協議可能松動,國際油市承壓。6月22日歐佩克將召開會議,在此之前,主要產油國是否退出減產協議的不確定性仍將制約油價。
美國原油產量持續上升令市場擔憂情緒日漸濃厚,加大油價回調壓力。貝克休斯數據顯示,6月1日當周美國活躍石油鉆機數增至861個,為2015年3月以來的新高。美國能源信息局(EIA)的數據顯示,5月25日當周美國原油日產量達1076.9萬桶,為連續14周增長,產量頻創新高。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本計價期,原油變化率以-2.89%的負值開啟,此后負向小幅波動。6月5日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為-3.11%,預計6月8日24時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時,汽、柴油價格將下調,每噸下調約110元,折合92#汽油每升下調約0.09元,0#柴油每升下調約0.10元。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10個調價窗口,共計“七漲兩跌一擱淺”。此外,因國內成品油增值稅稅率下調,我國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自2018年4月30日24時起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漲跌相抵后,今年汽、柴油價每噸累計分別上調了720元和700元。
批發市場方面,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預期漸濃,客戶以消化庫存為主,市場購銷氛圍清淡,批發價格有所回落。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指數顯示,6月5日,全國92#汽油、柴油(含低凝點)平均批發價格分別為7978元/噸、7066元/噸,較5月28日(上輪零售價調整后首個工作日)分別下跌85元/噸和102元/噸。
中宇資訊分析師楊曉芬表示,伴隨著國際油價逐步下滑,6月國內汽柴油價格漲勢難續,近期價格呈現整體回落走勢,市場交投氛圍欠佳,貿易商多維持定量購進為主,而主營單位多因銷售壓力,實際成交保持量大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