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養老目標基金終于亮相。昨天,華夏、南方、中歐、易方達、鵬華等14只養老目標基金正式獲得證監會發行批文,公募基金助力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市場已處于底部區域的時點,以長期投資、穩健增值為目標的養老目標基金批量獲得準生證,無論對基金投資者還是對當前的滬深A股來說,影響皆為正面。
首批14只養老基金獲“準生證”
記者從多家基金獲悉,首批拿到養老目標基金批文的基金公司分別是南方、華夏、嘉實、廣發、中銀、博時、富國、萬家、中歐、易方達、鵬華、銀華、工銀瑞信、泰達宏利等共14家。其中包括: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南方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易方達匯誠養老目標日期2043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鵬華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等。
有業內人士表示,養老目標基金一次獲批14家,遠超預期。此前市場人士預計,首批獲得“準生證”的基金公司可能在10家以內。
據悉,在完成必要程序和準備工作后,這批養老目標基金將很快進入正式發行階段。
業內認為,由于當前時點已接近多家機構公認的底部區域,股債皆有較好的長期配置價值,對養老基金的運作來說相對有利。
養老目標基金致力于長期投資
養老目標基金致力于幫助投資者解決養老難題,目前其投資策略主要分為兩大類:目標日期策略和目標風險策略。
其中,目標日期基金(TDF)以投資者退休日期為目標,根據不同生命階段風險承受能力調整投資配置,隨著目標日期的臨近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從而匹配個人投資者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承受能力逐漸下降的特征。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就是瞄準2040年前后退休人群的養老投資需求而設置的產品,南方養老目標日期2035、中歐預見養老2035則是以2035年附近退休人群為目標投資者群體。
目標日期基金(TDF)具有投資期限長、流動性要求低、資金分期投入等特征,投資周期可能跨越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因此,管理TDF基金的關鍵并非要在某一年獲得多高的收益,而是需要管理人能避免大幅波動,實現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
同時,采用內部FOF的優勢在于:一是節省費率成本。通過配置內部底層資產,TDF基金賬戶只需要支付底層基金的管理費率,而不再支付TDF基金本身的管理費,這將有效降低TDF基金的運作成本,避免收取雙重費用。二是TDF基金經理更容易獲得內部基金的運作情況,減少調研成本,提高投資勝率。
養老基金運作考驗公司投資能力
據了解,監管層對發行養老目標基金的管理人有嚴格要求:一、公司成立滿2年;二、公司治理健全、穩定;三、公司具有較強的資產管理能力,旗下基金風格清晰、業績穩定,最近三年平均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不含貨幣市場基金)在 200 億元以上或者管理的基金中基金業績波動性較低、規模較大;四、公司具有較強的投資、研究能力,投資、研究團隊不少于20人,其中符合養老目標基金基金經理條件的不少于3人;五、公司運作合規穩健,成立以來或最近3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六、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以此苛求下來,能夠達到要求上報養老目標基金的基金公司約有26家。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皆出自“名門”。例如華夏基金是業內最早10家首批獲得全部養老金業務資格基金公司之一,中國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專業委員會主席單位。截至6月底,華夏基金各類養老金管理規模超過1700億元,行業領先。南方基金則已囊括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三大重量級管理資格,成為擁有養老金投資管理業務全牌照的基金公司。中歐基金是國內首批實施員工持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優越的治理結構使其核心員工、股東與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緊密捆綁,形成合力。該公司以3年中長期業績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公司投資人員平均從業年限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