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金融>金融生活>

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攻占小微金融全球制高點

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攻占小微金融全球制高點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2018年11月6日,西班牙馬德里。世界銀行旗下的中小企業金融論壇(SME Finance Forum)第四屆年會上,代表“年度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最高獎項的鉑金大獎頒發給了來自中國深圳的飛貸金融科技——這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次榮膺國際大獎。

導語:2018年11月6日,西班牙馬德里。世界銀行旗下的中小企業金融論壇(SME Finance Forum)第四屆年會上,代表“年度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最高獎項的鉑金大獎頒發給了來自中國深圳的飛貸金融科技——這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次榮膺國際大獎。市場不約而同地問,飛貸是否會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下一個“獨角獸”?


image.png

飛貸董事長唐俠

“您提出需求,我們會竭盡所能幫助貴行打造成為真正的科技銀行。”唐俠說。


采訪結束,喝茶聊天時,唐俠接到了某銀行高管的電話,談及該銀行與飛貸金融科技(CredEx Fintech)擬議中的合作。他的神情和語氣中是一種謙卑和自信的近乎完美的結合。


“在向B2B2C商業模式轉型的進程中,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潛在客戶群體的規模問題,畢竟全國200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含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信托、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幾乎都有金融科技方面的潛在需求。真正的挑戰在于讓這些機構認同并接受我們。這是我現在的工作重心。”唐俠說。


唐俠介紹,“B2B2C”模式,是飛貸未來在移動信貸領域整合各種應用技術、數字化能力甚至是客戶資源,為眾多中小銀行(B)提供“一條龍”的技術和資源服務,讓廣大的借款人(C)得到銀行高效、精準、友好的信貸服務。


“打算如何讓銀行認同呢?”


“其實先不用讓銀行家認同我們的技術,只要促使他們思考: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利率市場化的大環境下,面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新興互聯網巨頭咄咄逼人的攻勢,中小銀行要生存、發展,出路在哪里?我想,這是令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夜不能寐的核心問題。”唐俠的答案實際而誠懇。


針對這個核心問題,唐俠認為,現在有些小銀行選擇向“上”走,試圖在high finance(高端金融)領域分一杯羹。但這么做其實是在大銀行最擅長的主場與其短兵相接,“很累,且效果未必好。”另一條道路是向“下”走,差異化競爭,深耕小微,“政府也鼓勵這么做。”但用傳統技術解題一定解不通,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太高,因此必須借助于金融科技的力量來解題。


就上述邏輯鏈條達成共識后,唐俠會再與銀行探討,由銀行自身從事技術開發或與第三方合作,哪個更經濟、更劃算、更有效率。自行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試錯成本,而與大銀行堪稱“奢華”的技術開發團隊相比,中小銀行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與第三方合作就成了合乎邏輯的選擇。


“我們敢于嘗試B2B2C模式,就是因為我們相信銀行的‘心智模式’一定會改變。未來中小銀行的發展必然是選擇‘科技’+‘小微’,構成中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一極。但建立相應的能力則是一個異常漫長的過程。而飛貸,作為一家已經有了9年積累的金融科技公司,時刻準備為與中小銀行、信托、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合作,支持他們在信貸方面的科技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升級。”唐俠表示。

image.png 

全球小微金融獎


給小微金融服務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2018年11月6日,西班牙馬德里。世界銀行旗下的中小企業金融論壇(SME Finance Forum)第四屆年會向15家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頒發獎項,表彰他們“為填補全球中小微企業高達5.2萬億美元的融資缺口所發揮的出眾的創新與領導力”。這一評獎得到二十國集團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機構(Global Partnership for Financial Inclusion,GPFI)的支持,由代表金融機構、投資者、金融科技企業和開發性銀行的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從全球100多家申請人中評選產生。其中,代表“年度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最高獎項的鉑金大獎頒發給了來自中國深圳的飛貸金融科技——這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次榮膺國際大獎。


“獎項旌表在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中取得優異成果的最佳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世界銀行中小企業金融論壇首席執行官Matt Gamser說,“獲獎機構異彩紛呈,但其在各自市場中以奉獻精神與創新實踐幫助中小企業的強烈情懷卻并無二致,足堪激勵同儕砥礪前行。”


“說實話,我也有些喜出望外。我們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公關’‘運作’,最終結果完全是獨立的第三方專家評委作出的,突然就通知我們獲獎了,還是最高獎項!作為中國唯一的金融科技獲獎企業,飛貸創業9年來,一直專注做一件事,就是小微金融,因為這一領域具有高度的挑戰性,其社會價值也毋庸置疑。這么多年堅持下來,最終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在馬德里,與獲獎的其他國際同業交流時,他們都對我們的技術感到不可思議。”唐俠說,言下頗為自豪。


訪前,記者從蘋果應用商店下載了飛貸的應用(聲明:為避免潛在利益沖突,記者并未使用飛貸應用借款)。與其他類似應用相比,飛貸的界面極度簡約,快速閃過的介紹頁面上有“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科技案例”字樣——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拉斐爾·阿米特(Raphael Amit)是國內外最早且持續關注飛貸的學者和獨立專家之一,曾在多個不同場合評價飛貸的移動信貸技術給信貸服務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之后進入登錄和額度測試界面。


這款交互界面極簡約的App,堪稱當前中國金融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各類移動信貸應用的“起源”一代,它首次上線時,4G移動通信系統尚未普及。


所謂“大巧不工”,這是唐俠團隊的設計理念。客戶交互界面要盡量簡約、功能性,所有的“麻煩”留給中后臺,相對以毫秒級的交互速度解決信貸服務環節的各種“麻煩”,讓國際同業感覺更不可思議的是飛貸的“三大平臺”和“六大服務”。


“三大平臺”分別為:天網量化風控平臺,經多家合作銀行實測,已累計實現300億資產的規模化運作,新增近千萬信貸用戶,且無一例被確認身份欺詐,由其設計的隨借隨還產品平均額度高出行業5?8倍,并實現額度和定價的實時動態調整;神算移動科技平臺,神算移動科技平臺實現了空間與服務的動態水平擴展,自研中間件平臺可在1分鐘內同時處理6000萬次數據庫請求,完成上萬筆核算與清算服務的調用;慧眼智能大數據平臺,慧眼大數據平臺每日30多億條的數據實時存儲和處理,數據查詢效率可提升到秒級,助力企業內部運營效率提升10倍以上,營銷ROI提升4倍以上;同時單一客戶貢獻度提升30%,高價值客戶占比提升50%。


“六大服務”分別為:移動信貸產品服務,支持定制化的全線上移動信貸產品,隨時隨地隨借隨還,額度內循環使用;品牌營銷服務,基于定位體系打造強勢品牌,帶來可持續的用戶增長,突破傳統模式下的獲客限制;核算與清算服務,支持T+0實時核算與7×24小時跨行異地清算;風控運營服務,全流程風險預警機制和多策略驅動的運營體系,有效保障資產質量;智能客戶運營服務,通過差異化運營策略最大程度挖掘客戶價值,實現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單一客戶貢獻度提升30%,高價值客戶占比提升50%;經營決策分析服務,助力決策者從風險、運營、財務效益等多角度反映業務真實狀況,快速提供決策支持。


中小企業金融論壇的評獎標準主要涵蓋四個維度,即“廣度”(reach)、“獨特性與創新”(uniqueness & innovation)、“有效性與影響力”(effectiveness & impact)以及“活力與可拓展性”(dynamism & scalability)。在四個維度上,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均表現優異。


自2013年以來,飛貸自身及與其合作的銀行、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300多億元人民幣,惠及數百萬最終用戶,唐俠介紹。此前,飛貸擁有幾十家物理網點、數千員工,服務能力則局限于每年十億級人民幣;如今,只有不足400名員工,完全不依賴物理網點,服務能力卻拓展至百億級,“二者疊加,效率提升了幾十倍。”唐俠說。更為重要的是,2013年飛貸在國內率先嘗試應用移動技術服務中小微金融時,市場的主流觀點是質疑其可行性;如今,使用移動APP提供包括信貸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已成為各類市場參與者、包括傳統銀行和數字金融服務商的主流產品。可以說,在全行業、全市場層面上,飛貸引領了一場信貸技術革命。


“我認為飛貸是一家非常領先的公司,它是把全球的微金融行業都進行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飛貸的成就證明了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已經處于一個全球領先的地位,引領著金融科技領域進入到下一個時代的發展。”沃頓商學院Raphael Amit教授如此評價。


說到“獨特性”和“創新性”,唐俠頗為感慨:“在決定投身移動信貸服務時,還是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根本沒去想那么多。但6年走下來,一路上遇到的科技挑戰和風險控制挑戰,從未停止過。對一位潛在客戶綜合金融畫像作出判斷,不是簡單的交互,而是既涉及復雜的交互,還要作出判斷,要融合專業知識,還要提前將產品做好,其復雜程度遠遠高于一般性的電商和物流企業。但很幸運,我們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堅持下來。”

image.png


中小企業金融論壇CEO Matt Gamser(左一)和聯合國秘書長普惠金融特別代表(右一)為唐俠(中間)頒獎


從TO C到TO B


“如果飛貸自己服務C端,能夠覆蓋的客戶群體畢竟有限。賦能給有需求的金融機構,使它們能以更多的資源服務中小微市場,飛貸技術的可拓展性就會越來越大。”唐俠說。


談及飛貸技術的覆蓋面和可拓展性,唐俠介紹,2017年10月,飛貸決定將這些年所沉淀的各種技術以及積累的知識、經驗、訣竅、客戶,全部輸出給有需求的金融機構,意即上文提到的向B2B2C商業模式的戰略升級。


飛貸旗下還全資控股一家研信小貸,擁有網絡小貸牌照,但如今作為小貸公司的C端服務,已經不再是公司的主營業務,而更多的是作為新技術、新產品概念驗證和試運行的實驗室,證明成熟、可靠后,再向B端、即持牌金融機構推廣,根據B端的需求,個性化地嫁接、賦能。


“總會有銀行的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志存高遠,愿意嘗試向‘科技’+‘小微’方向進行戰略突破,這就留給飛貸一個賦能的機會。成功案例會形成示范效應,說服更多中小銀行加入進來。”唐俠對此充滿了信心。


當然,飛貸還在不斷挑戰新的高度,除了信用貸,在線上小微抵押貸款方面也已取得重大進展。


“在我們的APP上你應該能看到剛剛上線的小微抵押貸款。這款應用整合眾多第三方專業機構,覆蓋抵押貸款的全流程,某些環節由專業機構提供貼身服務,業務全部在APP內完成。國內將抵押貸款做到全線上的(除辦抵環節),我們是第一家!”唐俠頗為興奮地說。


據唐俠回憶,開始研發這一功能時,曾有一位業界耆宿表示,用移動方式做信用貸已經令人刮目相看,再考慮到押品登記、管理、止贖、處置等復雜的技術和法律問題,做抵押貸款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不到一年時間,飛貸就將產品開發出來,令這位業界耆宿嘆為觀止。如今,飛貸還在致力于疊加更多元的合格抵質押物,包括票據、應收賬款等,從而讓微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多層次的滿足。


“中國的數字金融創新主要集中在應用層面,這些年來,我們幾乎將全球所有的相關新型技術都融合進來,也獲得了若干自己的專利,全部整合為一種生產力,就是為了挑戰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都在致力解決的小微融資難題。”唐俠表示。


此次榮膺世界銀行中小企業金融論壇“年度產品創新”鉑金大獎,為飛貸走出國門、通過向業界賦能,在全球范圍內解決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難題,提供了最具公信力的背書。唐俠透露,自2017年開始,飛貸即已多次赴東南亞等地進行項目考察,覆蓋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各國,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國家,同當地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進行了大量深入交流,形成了多份研究報告。2018年上半年,巴西的同業也來飛貸洽商賦能合作事宜。


“飛貸走到海外是必然的,只是節奏快慢的問題。中國發展到今天,應該超越商品和資本的輸出,開始致力于技術、理念、模式和心智領導力等更高層次的輸出。中國的金融科技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并得到了國際同業的認可,加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難得的歷史契機,當飛貸將國內的金融機構服務到一定程度后,不排除會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唐俠透露,走出去的首批目的地,可能是東南亞和中南美洲。


“明年一定會有項目落地!”唐俠表示。


創業是無盡頭的苦修

“我其實是個很無趣的人,生活中就只剩下工作和跑步,經常索性就住在辦公室,什么紅酒、雪茄、茶藝,一概一竅不通。很多年前曾是個非常不錯的業余高爾夫球手,接近專業水準,但創業以來就再也沒有碰過球桿。在球場泡上半天的奢侈,連想都不要想了。”唐俠笑道。


在他的辦公室,大班臺后邊的書架上擺著大大小小十余個高爾夫獎杯,拂拭得一塵不染,落地窗前擺放著跑步機、公路賽車和自行車頭盔,窗外是黃昏中的城市天際線和遠山青黛的輪廓。一天兩次,一次半小時左右,唐俠會以6分至7分的配速在跑步機上跑半個小時,讓自己放空。這幾乎就是他全部的文體活動。


訪前,記者對唐俠和飛貸團隊的印象主要來自電視制片人王利芬制作的《贏在中國》系列節目,講述自2010年創辦至2017年10月,飛貸從“信貸工廠”到O2O到純線上的3次戰略轉型,其中關于唐俠及其團隊的很多細節描繪令人動容。記者印象中,“在工作—生活間取得平衡”對創業者而言完全是個偽命題,難的并不是每周工作100個小時以上,而是“延遲享受”——放棄或至少無限期地推遲自己的喜好,以苦行去參透創業的奧義。


2006年,已經在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領域頗有建樹的唐俠,在偶然的機緣中,以股權基金投資人的身份第一次接觸到普惠金融。當時,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作為投資方,支持80多個國家的100多家機構從事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服務,中國的小額信貸行業由此開啟。


巧的是,彼時記者也在關注這個領域,雖然是時并未結識唐俠,但說起那段歷史,竟有很多共同的記憶。


那個時候,在中國倡導和推動小微信貸的是一些“高端金融”江湖的成名英雄,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年高德劭的老領導、國際金融公司等國際組織、全球性金融機構的企業公民部門,以及中國和國際金融業界耆老,他們更多地出于情懷、而非商業利益在探索以商業可持續的方式,為被傳統金融排斥在外的中小微弱群體創造信貸可獲得性。這些耆老中的一位是曾任摩根士丹利高管及美國駐華使館商務參贊的保羅·希爾(Paul M. Thiel)先生,他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小額貸款公司之一深圳中安信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當時,唐俠就是保羅·希爾先生的合作伙伴。


“保羅·希爾先生嘗試將國外的小額貸款技術引進中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起初我認為這根本是天方夜譚,但當放下成見去真正接觸我們的目標用戶和為他們服務的國際機構時,我發現了原來從事‘高端金融’時根本沒有注意到的小微對金融的需求。其中巨大的社會價值毋庸贅述,還有高含金量的技術挑戰以及巨大的商機。”唐俠回憶道。


2010年,唐俠決定自己創業,創辦了飛貸的前身——中興微貸。當時,在深圳注冊成立小貸公司有著相當高的門檻,必須由實力雄厚的大國企充當創始股東。


與“高端金融”從業背景形成鮮明反差,唐俠將自己創辦的公司稱為“打群架出身的野孩子”:“離開傳統金融領域,嘗試使用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服務新的客戶群體,我們既沒有現成的資源,也沒有強大的股東背景,只能赤手空拳,以純市場化的方式錯位競爭,硬拼出一片天地。或者說,我們不是在游泳池里由國家級教練調教成為奧運選手,而是自己在大江大海里學會游泳。”


在記者看來,這種“野孩子”心態,造就了飛貸三個特別突出的文化基因,一是戰斗精神,無論是做信貸工廠還是O2O,抑或純線上,凡事都要做到極致。二是敏捷性,每隔兩三年,無論以往如何成功,一定要“不惜以今日之新我否定昨日之舊我”,比同業快上一步半步,引領行業變革。三是凝聚力,從創業至今,核心管理團隊只有添加新人,沒有舊人離開。


在創業的9年里,唐俠感受最深的是危機感和孤獨感,時刻要“考慮未來,又要應付眼前,還要不斷檢討過去”。他曾去以色列游歷,試圖從那個民族歷經磨難、終能浴火重生的歷史中去尋求一種“頓悟”。他找到的頓悟是“危機才是創新的源泉”:“在商業和事業上基業長青的,一定是那些長于自我創新和變革的,而不是等著被外部的競爭環境和技術變革逼迫下被動創新、變革。”


“可是這樣銳意變革,有時難免讓隊友跟不上。無法說服隊友時,你會怎么辦?”記者問。


“很簡單,”唐俠答,“這種情況下,也不必非說服、達成共識不可。既有的做法可以先不動,只要給我一塊‘自留地’,讓我去研發、試點。很幸運,以往的幾次轉型,都證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隊友們看到了,主動要求快速切換到新模式。”


2018年,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公司建立孵化機制,鼓勵內部創新、創業,圍繞金融科技和小微金融,公司提供人、財、物方面的支持,讓年輕人將自己的奇思妙想實施出來,“讓勇于創新的人對公司有認同感,能得到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滿足,還能自己創業,當家作主。”唐俠說。


如果項目失敗了呢?


“公司買單。”唐俠毫不猶豫地回答。


9年的踽踽獨行,如今的唐俠有漸入佳境之感:個人生活上,家人早已習慣了創業者的偏執與付出,始終給他無保留的理解和支持;自幼在海外長大的孩子大學畢業了,決定在攻讀MBA前先回到中國,努力重新找尋自己的文化的根。工作事業上,作為董事長的他,逐漸從公司日常運營的事務性工作中超脫出來,更多地思考戰略和未來;煙抽得少了,每天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有保證了。


幾年來,公司盈利的復合年增長率超過100%,市場在問,飛貸是否是金融科技領域的下一個“獨角獸”。經過收購,目前管理團隊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引進的外部股東認同、支持、信賴,讓管理團隊毫無掣肘地將自己的理念和愿景付諸實施。2017年完成B輪融資后,上市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鑒于公司的商業模式決定了無需在C端燒錢,融資的需求并不迫切,因而可以從容等待一個“給經營帶來正效應、給股東帶來效益、給二級市場上看好公司的投資人創造財富”的適當窗口擇機上市,“不求估值有多高,但求健康、平穩、可持續。”


“想過飛貸會成為像BATJ一樣的‘現象級’嗎?”記者半開玩笑地問道。


“為什么一定要成為‘現象級’?做個小而美、敏捷的創新者,錯位競爭,引領、而非追隨市場的變革,這樣不好嗎?”唐俠認真地答道。

注: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 “當代金融家(bankershr)”


[責任編輯:湯莎]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