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金融>股票>

深交所重點問詢“蹭熱點”“炒概念”等行為

深交所重點問詢“蹭熱點”“炒概念”等行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深交所2018年累計發出1900余份問詢函、850余份關注函、1400余份定期報告問詢函、40份約見函,全年共公開函件近2000份,監管重點向事中傾斜、向實質傾斜,持續提升信息披露監管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深圳特區報2019年01月07日訊 去年,深交所通過新版《證券上市協議》進一步明確“原則監管”理念,即深交所有權基于維護公共利益、市場秩序及投資者合法權益等監管要求,對公司實施自律監管,提高監管工作“大局意識”,并穩步推進“監管公開”,提高監管透明度。

最新數據顯示,深交所2018年累計發出1900余份問詢函、850余份關注函、1400余份定期報告問詢函、40份約見函,全年共公開函件近2000份,監管重點向事中傾斜、向實質傾斜,持續提升信息披露監管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深交所對定期報告財務信息強化質疑式審查,重點關注會計處理的合規性,防止會計差錯對投資者決策造成影響;針對“蹭熱點”“炒概念”等行為,及時重點發函問詢,要求充分披露并進行風險揭示。

此外,深交所推進“問詢+檢查”雙管齊下的“全鏈條”監管,虛假交易、利益輸送、“忽悠式”重組等均是檢查重點。

記者了解到,2018年10月,深市某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向關聯方收購土地使用權等資產,深交所在事后審查中關注到,上述資產在上市公司和關聯方之間反復倒手,且本次交易價格距前次交易具有較大溢價,交易的具體原因、真實目的、評估定價公允性等存疑。

對此,深交所及時向公司發出關注函,同時啟動現場檢查流程,公司后續決定終止本次交易。

商譽減值風險近期備受關注,深交所也做了較多風險防范工作。

據了解,面對監管人員有限和上市公司不斷增加的現狀,深交所進一步“對癥下藥”,將監管資源向監管重點難點痛點問題傾斜,認真做好并購重組持續監管工作,緊盯商譽減值風險,重點關注應減值而未減值、減值測試披露不充分等情形。

[責任編輯:江書劍]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色老99在线精品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