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1月12日訊 對比移動支付,信用卡有哪些優勢?套現如何損害個人征信?逾期扣費如何避免?利息時間怎么算?圍繞著信用卡的痛點及熱點話題,1月12日,在深圳銀保監局指導下,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攜手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深圳新聞網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了2019年首場《深圳金融公益講堂》,以“錢途攻略-一張信用卡的告白”為主題,從消費者權益保護出發,通過大數據分析,采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向市民解答了信用卡的眾多疑惑。
2019年首場《深圳金融公益講堂》活動現場
深圳銀保監局副局長欒鋒講話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裁張明為活動致辭
懂用卡防詐騙 信用卡知識全解讀
逾期、利息、影響征信、用卡安全等問題是信用卡繞不開的話題。
圍繞著用卡安全、個人征信、卡片選擇、刷卡優惠、權益積分等內容,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服務專家從大數據維度分析了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短短半小時的《錢途攻略——一張信用卡的告白》互動講座,讓市民充分了解到如何利用信用卡提升生活品質,如何獲得信用卡的基礎服務、增值服務,如何建立并珍視個人信用等問題。
關于大家關注的電信網絡詐騙,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服務專家詳細講解了正確的識別方式、如何防范詐騙以及遭遇詐騙后的五種快速挽救辦法。據了解,詐騙一旦成功,用戶資金會在3-5分鐘內被多次分拆轉移,找回難度大。對此市民可以第一時間撥打中國銀聯專線95516求助、撥打反欺詐專線(深圳地區81234567)報案、撥打對方賬戶銀行電話嘗試通過多次輸錯密碼來凍結對方賬戶、分別向轉出和轉入銀行求助、到當地公安局現場報案并收集證據為立案做準備等五大辦法進行補救。
與此同時,據介紹,中信銀行信用卡“短信寶”服務為持卡人提供48小時的“失卡保障”。在失卡保障險生效期間,信用卡遺失、被盜竊、被搶劫后,持卡人向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辦妥信用卡掛失手續前,持卡人在一定范圍內無須承擔掛失前48小時內的信用卡被盜用損失。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信用卡服務專家馬潔明現場分享
養成良好習慣 呵護個人信用
“人無信不立”,信用是當今市場經濟背景下個人的一筆寶貴財富。活動現場,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服務專家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關注并有效積累自己的個人信用。
一是關注個人信用。記住自己的信用卡和每筆貸款的還款時間,注意銀行對賬單的信息,留意銀行的催款通知,定期查詢自己的信用記錄。
二是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據個人的承受能力適當消費,及時還款。如果信用卡用戶因種種原因當月不能及時還款,可以考慮辦理信用卡分期業務。
三是出現問題及時補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會根據整體的信用記錄判斷個人信用狀況。如果個人貸款已經出現逾期,應盡快還上逾期款項,避免出現新的不良記錄,同時重新建立守信記錄,證明自己信用狀況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用信用卡,得理性。”一位在現場的觀眾感慨。刷卡缺少花錢的肉痛感,透支額度又如同蜜罐,信用卡確實讓人忍不住“花花花”。
“移動支付時代,信用卡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但合理用卡,懂得維護自身權益,才是擁有燦爛錢途的關鍵!”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秘書長尹明生表示。
《守護者計劃》音樂劇表演
信用卡市場發展潛力大 中信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已超6000萬
據央行數據,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59億張,環比增長3.36%。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張,人均持卡量遠低于發達金融國家。
隨著信用卡服務的不斷提升,消費者的收獲也越來越多。信用卡不僅僅能解決資金緊缺時的燃眉之急,涵蓋吃喝玩樂行各方面的持卡權益,更為美好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
對此,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扎根在深圳這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展已逾15載,目前發卡量已突破6000萬張。作為一個有溫度、擔負社會責任的企業,我們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的同時,也致力于為用戶的金融安全保駕護航。我們希望通過本次的活動,可以幫助廣大市民朋友了解金融安全知識,助力廣大消費者獲享美好生活!”
現場互動區“拆紅包 答題 贏紅包”
為了進一步引導消費者正確使用金融服務,保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活動現場還為市民準備了案例宣傳視頻、手冊及互動有獎問答游戲。在臨近春節用卡消費高峰來臨之際,這些實用的知識備受市民歡迎,準備的近200份禮品更是一掃而空。
據悉,“深圳金融公益講堂”是深圳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品牌活動,已連續兩年開講,吸引了近萬人現場聆聽。未來,《深圳金融公益講堂》還將持續推出更多內容實用,形式活潑的線下講座,通過互聯網媒體傳播及銀行機構發力,快速推動金融及消費者權益維護知識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