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金融>首頁推薦>

2019年銀行保險業:防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緊密結合

2019年銀行保險業:防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緊密結合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近日召開的2019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強調,必須把防范系統性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更緊密結合起來。

近日召開的2019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強調,必須把防范系統性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更緊密結合起來。

可以看到的是,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銀保監會在推動自身機構改革的同時,整治市場亂象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對于合并后的銀保監會來說,監管任務依然非常艱巨。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既要促進銀行業、保險業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又要防范金融風險,這無疑考驗著監管層的智慧。

服務實體經濟效果顯著

事實上,在內外壓力都較大的情況下,去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并不小。

從銀行業來看,截至2018年12月末,各項貸款達140.6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債券投資達4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2018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量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3.4%,為實體經濟提供較多資金。在重點小微領域,截至2018年11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3.28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3.81%;相比去年一季度,去年四季度五大行以及郵儲銀行對于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的利率下降了1.1個百分點。

從保險業來看,2018年前11個月,累計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6463萬億元;累計發起設立各類債權、股權投資計劃1018項,合計備案(注冊)規模24237.30億元,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融資支持。

對于下一步的監管方向,上述會議提出,“防范系統性風險是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要通過有效監管,防范化解各類經營風險和防止局部風險擴散蔓延,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長期來看,防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二者并不沖突,部分領域的規范顯然有利于行業和實體經濟穩健發展。

“對于保險業而言,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保險的核心功能,分散和轉移實體經濟運行中的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法律責任以及信用等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對于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朱俊生表示,首先,要提高保險滲透率。保險公司要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供給效率,更好地發揮經濟補償功能,分散和轉移實體經濟運行中的各種風險。其次,要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保險公司要根據不同的風險管理需求,為國計民生重大項目提供風險咨詢、風險管理、風險評估和防災減損服務,努力構建災前預防與災后賠償并重的風險管理新體系,以專業化的風險管理服務創造價值。

應堅持不懈治理金融市場亂象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要求,要堅持不懈治理金融市場亂象,進一步遏制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有序化解“影子銀行”風險,依法處置高風險機構,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穩步推進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

“主要是‘影子銀行’存量風險的化解。”曾剛強調,這部分風險在前兩年已經得到有效的化解,例如,同業業務規模有所下降、資管業務進入轉型期,但不少領域經過10多年的發展,存量規模較大,需要穩妥有序推進。“這是一個中長期的工作。”他表示。

曾剛認為,2019年風險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存量風險的拆解,在這方面需要關注化解風險帶來的新風險點,需要充分把握力度和節奏,這也是2018年監管工作所探索的重點;二是增量風險,主要考慮到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在推進,在“僵尸企業”退出過程中,實體風險對金融風險的傳導客觀存在。他強調,后者所存在的壓力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比較大。

對于外界關注的交叉金融業務風險,在不久前銀保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辦公廳主任肖遠企表示,目前,整治的交叉金融業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助推“脫實向虛”、資金空轉的交叉金融業務;一類是違法違規、破壞市場秩序的通道業務。

肖遠企表示,針對整治交叉金融產品等重點風險,銀保監會不是簡單地采取“一刀切”的辦法,而是根據交叉金融業務和產品的特點,根據實體經濟的具體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保險業領域則將繼續關注2018年的監管重點。比如,不斷提高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有效性,真正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對記者表示,我國保險業公司治理基礎薄弱,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實現公司治理由“形似”走向“神至”,對于監管者而言,實現由“形式規范”走向“治理實效”,真正實現保護保險消費者等利益相關人權益和防范風險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

從內外部加強抵御風險能力

“上述內容也是2018年監管工作的一個重點。”曾剛表示,過去有相當多的主體依賴“影子銀行”作為融資通道,如果“一刀切”,必然會導致部分主體得不到資金,使實體融資環境受損。所以,監管層在去年即強調了平衡“防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的關系。未來,需要繼續考慮實體經濟的承受能力,既要堅持存量化解不動搖,也要在拆解過程中減少沖擊,避免產生新的風險。

另外,市場也普遍擔心,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大力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會造成信用風險資產的大幅增加。

對此,曾剛表示,今年商業銀行應當夯實資本,充分進行壞賬計提、核銷。另外,銀行必須樹立長期發展理念,內部管理體制、經營理念、考核體系避免過于短期化。外部來看,則要明確“幾家抬”的方向,讓貨幣政策、財稅政策、監管政策共同發揮作用。

截至2018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兩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9%,較三季度上升0.02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余額3.4萬億元,關注類貸款率3.16%,較2016年高點下降了1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同不良貸款的比例是92.8%,較上年末下降6.9個百分點。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騰出更多空間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

不過,為了抵御逆周期下的資產風險,商業銀行仍面臨資本壓力,目前來看,各家銀行已采取多渠道補充資本,這可在一定程度上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為銀行信貸擴張,尤其是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夯實基礎。

[責任編輯:湯莎]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免费高清性爱在线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免费偷拍一区2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曰本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