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馬股康得新昨日戴帽復牌,由于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投資者紛紛選擇掛單賣出,巨量賣單使ST康得新一字跌停,收報5.73元,超過15億市值股票排隊出逃。
一字跌停市值大縮水
23日,涉及債券違約的ST康得新復牌,誰能料想,這只曾經千億市值的白馬股成為了2019年市場的第一顆地雷。
白馬股突然變成ST股,投資者連忙選擇用腳投票,排隊出逃。截至收盤時,ST康得新的跌停板上依然壓著多達15億賣單。在收盤之后,深交所并未披露ST康得新的龍虎榜數據,但該股出現大宗交易415.02萬元,成交價5.73元,買方營業部為方正證券上海楊高南路證券營業部,賣方為華泰證券上海楊浦區國賓路證券營業部。
ST康得新股價爆雷的原因在于債券違約。此前,ST康得新曾發布兩則公告稱公司發行的2018年度第一期與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無法按期兌付,兩期債券本息合計15.6億元。公司董事長鐘玉雖然承諾在3月31日前將完成還款,但依然無法打消投資者的擔憂。
此外,還有消息令ST康得新的處境雪上加霜。22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接江蘇證監局通知,于1月22日收到證監會送達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ST康得新表示,若公司因此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并且違規行為屬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的股票交易將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爆雷風險不得不防
在戴帽之前,康得新曾一路攀升,成為市值接近千億的大白馬。但早在去年10月時,因涉及信息披露違規,康得新控股股東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后公司市值迅速縮水,如今僅有203億元。
對于業績穩定增長的上市公司,股價依然可能出現重大風險,投資者應該如何回避呢?深圳前海國豐優合資本總經理金少華對記者表示,債券違約往往事發突然,投資者一般難以提前預知,就連一些投資機構也會踩雷。不過,ST康得新早在去年就發布公告控股股東被立案調查,對于這樣潛在的風險投資應保持警惕。
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ST康得新貨幣資金高達150億元,如此多的流動資金卻依然無法兌付債券。在A股上市公司中,貨幣資金與短期長期借款雙高的公司不在少數,其中包括康美藥業、金科股份、泛??毓伞|旭光電、恒逸石化等多家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大股東都存在大比例質押的問題,股價走勢或面臨著一定潛在風險。
目前正值年報披露期,業績不及預期或是商譽大幅減值依然有可能在A股引爆更多地雷。
方正電子日前發布“業績變臉”公告,2018年預期業績由盈利變為巨虧3.3億元至4.1億元。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擬對收購子公司上海海能以及德沃仕時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金額合計為3.8億元至4.6億元。
金少華表示,在2018年當中大部分個股已經大幅釋放了風險,目前商譽減值對A股總體影響可控,但對于大幅度商譽減值,拖累整年甚至幾年業績的情況,其中的風險依然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