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月28日訊 去年金融監管趨嚴,而進入2019年,嚴監管態勢依然延續。新年伊始,數十家銀行、保險、中介機構、上市公司等就遭到監管調查和處罰,一份份罰單顯示出金融嚴監管態勢未改。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金融監管總體思路不變,但在監管力度和進度上會根據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變化而做出適度調整和優化,以防范金融風險,保護各個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3天42張罰單四大行均在內
自去年以來,監管空前的整治力度可以看出,嚴懲內控管理失效、嚴控金融風險、整治業內亂象的高壓勢頭仍將繼續。
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披露一則大額支付罰單。光大銀行武漢分行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被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353.3萬元,并處罰款617.49萬元。同日,平安銀行武漢分行因“侵害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以及“未按規定設置收單結算賬戶”,被處以罰款16萬元。
此外,1月2日至1月4日,短短3天時間內,銀保監會官網公布42張罰單,處罰對象包括四大行、郵儲銀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城商行、村鎮銀行等機構。
其中,江蘇、甘肅、河南、浙江四家銀監局開出9張罰單,處罰的銀行包括農行、興業銀行、郵儲銀行、國開行、中行、稠州商業銀行,罰款共計485萬元;另有14家銀監分局開出33張罰單,處罰的銀行包括農行、郵儲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寧波銀行以及多家農商行、農信社,罰款共計1238萬元。
從處罰的原因來看,貸款業務違規、授信、理財業務違規、信披不當、內控不力、虛增存貸款等問題仍是各銀行機構的受罰重災區。
從受罰機構類別看,針對農商行、農信社等農村金融機構的罰單占據一半的數量,違規發放貸款、貸款資金流入股市、內控不力、掩蓋不良資產等亂象問題依然嚴峻。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2019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會議認為,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會議還表示,要依法處置高風險機構,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穩步推進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
對此,深圳一位銀行高管預計,在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今年金融監管也面臨著力度上的調整,監管方向會由原來簡單金融層面的強監管、去杠桿,轉向推動一些領域的制度改革,此外對于防范金融風險監管層會高度重視。
保險中介成監管重點
日前,銀保監會披露,【2019】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于1月4日開給了貴州茅臺集團旗下的華貴人壽。罰單顯示,經查,華貴人壽存在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編制虛假財務資料三項違規。
據此,銀保監會決定對華貴人壽罰款85萬元,同時,對時任總經理助理楊紅燕、銀保部副總經理王慶軍、運營部總經理馬悅波等華貴人壽6名責任人罰款45萬元,共計處罰130萬元。
同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編制虛假報告、妨礙依法監督檢查,永安財險及相關負責人共被罰59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針對這兩項違規當事人均有申辯,但最終被全部駁回。
銀保監會官網還先后公開披露了北京、湖南、湖北、新疆、深圳等地銀保監局罰單超過30份,涉及金額超過200萬元,其中絕大多數處罰對象為保險中介機構,其無疑成為此次監管的重點。
從處罰內容上看,保險中介機構的業務合規問題已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如未按規定管理業務檔案、未按規定進行執業登記和管理、未按規定記錄投保人、保險金額等相關業務情況、存在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的行為等問題頻發。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分析稱,“保險業違規成本不高是部分保險機構鋌而走險的一大原因,加大處罰力度仍將成為未來監管的趨勢。”
證券監管依然趨嚴
今年初,證監會下發了2019年的首份處罰決定書,對前中航證券員工趙敏違規買賣股票給與60萬元的處罰。從內容來看,趙敏在中航證券期間使用他人賬戶多次違規買賣股票。
此外,原海通證券前投行經理朱益宇利用老婆許某媛賬戶在11年間交易股票34只,涉案金額近12億元,盈利543萬,最終被證監會“沒一罰一”,罰沒1086萬元并被市場禁入3年。
進入2019年,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監管力度持續加強。
1月24日,就有5家公司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分別為銀河生物、金剛玻璃、天翔環境、ST升達、天山生物。25日,金剛玻璃、ST升達、天山生物均應聲跌停,天翔環境也幾近跌停。銀河生物更是最近兩個交易日均跌停。
對于操縱市場,證監會也是嚴厲打擊。1月23日,證監會披露4宗涉及操縱ETF交易的處罰決定書,證監會分別對福建道沖以及李盛開、張秋麗、王永柯、封建華、解中力、丁華強等相關機構和當事人作出處罰。
證監會對福建道沖處以100萬元罰款;對李盛開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對張秋麗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證監會沒收封建華違法所得約501.96萬元,并處以約501.96萬元罰款;沒收王永柯違法所得約453.30萬元,并處以約453.30萬元罰款。
對于違規的中介機構,監管層也開出罰單。證監會25日稱,大信事務所在審計時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為五洋建設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對該報告簽字注冊會計師鐘永和、孫建偉分別采取五年市場禁入措施。對大信事務所責令改正,沒收其業務收入60萬元,并處以180萬元罰款;此外,對鐘永和、孫建偉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監管層加強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的打擊意在保護投資者利益,凈化市場環境。在新的一年里,嚴監管依然會延續,但是同時會減少對正常交易行為不必要的干預,保證各個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