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2月13日訊 (記者 陳燕青 崔敏)由于備受市場質疑,在收到交易所監管函后,東方金鈺12日晚宣布,擬暫時終止控制權轉讓給中國藍田的事項。盡管被交易所問詢,但該股節后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表現極其搶眼。
上交所稱,鑒于本次控制權轉讓事項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涉及諸多疑點,控制權擬受讓方中國藍田應當盡快落實問詢函要求,盡快核實并明確說明中國藍田與中核恒通及趙京京等的關系,公司實際控制人應當審慎考慮是否繼續推進本次交易。
東方金鈺表示,截至目前,中國藍田未就其身份、主體資格、資信情況及收購的合法合規性提供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鑒于相關事項仍有待核實,同時出于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經公司及實際控制人趙寧審慎討論決定,暫時終止上述股權轉讓事項。
10日,東方金鈺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其內容就中國藍田的身份、中國藍田以及藍田股份的關系等問題,交易所進行了詳細詢問。
上交所要求公司及相關方說明,中國藍田本次股權收購是否需要取得相關國資及主管部門批準;本次收購中國藍田的決策程序;瞿兆玉與中國藍田總公司和已退市公司藍田股份的關系,其是否存在被列為失信人或其他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中國藍田是否存在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
盡管市場質疑藍田的央企背景,不過企查查數據顯示,中國藍田的唯一股東為農業部。記者注意到,欲買殼的中國藍田雖然不是當年造假退市的藍田股份,但兩者互為關聯方,有著同一個法定代表人瞿兆玉,瞿兆玉也是藍田股份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兩者關系千絲萬縷。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年中國藍田疑似被知名假央企——中核恒通接管,并在2018年底因一筆超過5000萬元的借款糾紛被告上法庭;更加撲朔迷離的是,在瞿兆玉之外,中國藍田還有另一個重要人物——董洪驛,他曾在公開信中自稱用不到一年時間帶領中國藍田從3人起步發展到合并資產總額150多億元,卻已于去年離職。
藍田事件是中國證券市場欺詐案的典型,被稱為“老牌績優”的藍田巨大泡沫的破碎,是繼銀廣夏之后,中國股市上演的又一出丑劇。
2001年,藍田股份被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一紙《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的600字報告捅開了財務造假的窟窿,隨后,藍田股份退市被打入老三板,變身“生態5”。
公司官網顯示,中國藍田是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中央大型企業,是農業部投資的直屬單位,是以服務三農、資產經營、科技開發等為主的大型綜合性國有資產經營試點單位,是中國農業農村領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級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當年的藍田造假案性質惡劣,如果此次買殼方確實存在問題,監管層不會輕易放過,更應阻斷藍田及此類有“黑歷史”公司的回歸A股路徑,以維護市場公平和投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