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4月3日訊 4月,上市公司進入年報密集披露期,業績的增減成為投資者最關注的事情,在如此嚴肅緊張的年度大事上,年報烏龍事件頻出,讓人啼笑皆非。信息披露工作繁雜,涉及到萬千投資者的切身利益,記者在此提醒各位還沒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仔細檢查,愚人節已過,多長點心吧。
高管180億年薪驚掉下巴
對上市公司來說,撰寫年報真是個頭疼的事,動輒就是上百頁。數據、人名、單位數不勝數,稍不留神就容易犯錯。經記者統計,今年不止一家公司在上面栽跟頭。
第一創業在愚人節當天更正年報。此前的年報中,董事長劉學民去年年薪高達180億元,董秘兼財務總監馬東軍去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達到96.3億元。消息一出讓人震驚,估計董事長都納悶自己竟如此能賺錢?更正后,劉學民年薪為180萬元,董事、總裁王芳年薪144萬元,馬東軍稅前報酬為96萬元。
三夫戶外不久前發布的年報里,其董事長去年年薪竟高達59億元,公司所有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獲得的薪資達到418億元,但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僅有4.2億元。四天之后公司更正年報,和第一創業一樣,系工作人員誤將單位萬元按照元填寫。
安利股份也犯這類錯誤,誤將公司高管年薪單位由“元”標注“萬元”,董事長姚和平年薪高達99億元,全體高管去年年薪近千億元。網友評論道,你們公司還缺人嗎?掃地的也行。
最馬虎的還屬菲利華的董秘,年報披露董事長年薪110億元,引起市場震驚。隨后發布三份更正公告,先對高管年薪進行修正,結果公告標題又將“2018”錯寫為“2108”,另一份更正公告中,股東數量及持股情況中年度報告披露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東總數由“299599000”更正為“9158”。因年報連續出錯,菲利華董秘鄭巍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遭到點名批評。
董事長年報上賦詩一首
上述公司還只是弄錯單位和數字,投資者看完也明白不是真的年薪百億,就一笑而過了,可是中航機電的年報就真的在“愚人”了。
之前在年報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情況一欄中,中航機電作出了每10股轉5派0.3元的分紅預案。結果次日變卦,更正公告將分紅模式更正為每10股派0.3元,即取消送轉。
海欣食品看錯表格抬頭。4月2日,公司發布年報更正公告,因工作人員失誤,將公司關聯擔保情況披露錯誤,將“本公司作為被擔保方”的相關內容填報到了“本公司作為擔保方”。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作為擔保方為其他主體提供擔保的情形。
蘭州民百記不清人名,在更正公告中,公司甚至連審計機構的簽字會計師都搞錯了,將“葉喜撐、章方杰”更正為“林國雄、章方杰”。另外,還有新華制藥數不清楚人數,將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表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一個月末普通股股東總數“31019”更正為“30943”。對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圖也進行了替換。
上述話語體系都算是常規的財報表達方式,獨獨利亞德的年報與眾不同,其董事長李軍在年報開篇作詩:“別了2018的嚴寒,擁抱2019的春天。去歲遍體傷,血淚粘腸。杠桿急去滿城慌,股市跳水補倉忙,任他瘋狂。……”很有個人特色。
對此,深圳前海國豐優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少華認為,從工作上看,某些上市公司的董秘態度上是不端正的,董秘對外負責公司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年報更是其能力的體現。不過,此類烏龍年報對公司沒有帶來大的負面影響,自然就沒有嚴重的懲罰。監管層應對此重視起來,信息披露不應是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