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4月3日訊 2日,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價格在30分鐘內飆升17%,盤中逼近5000美元,創出最近四個月以來的新高。
對于比特幣暴漲原因,市場猜測與近日傳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了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有關。但從目前看,SEC并未批準任何比特幣ETF。
Coindesk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晚上8點,比特幣的價格大漲15.83%,交易價格為4768.31美元,盤中一度逼近5000美元。同時,比特幣的市值也大幅上漲,2日盤中上漲了51億美元,達到788億美元,創下去年11月2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數據顯示,比特幣自去年11月中旬跌破5000美元后走勢低迷,此次大漲終于讓多頭松了口氣。從走勢來看,一連突破了4200美元、4420美元和4567美元的三大關鍵阻力位。
區塊鏈起源于比特幣,但是又不局限于貨幣圈。在比特幣行情的帶動下,區塊鏈概念股周二繼續大漲。繼周一28只區塊鏈概念股漲停后,周二又有15只區塊鏈概念股集體漲停,其中12只已連續兩日漲停。
3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網發布公告,披露第一批共197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包含來自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陸金所、中國平安、浙商銀行、海爾集團等互聯網巨頭、金融公司旗下的區塊鏈信息服務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備案清單涉及海聯金匯、易見股份、安妮股份、晨鑫科技、潤和軟件、新湖中寶、新華網、順利辦、順豐控股、四方精創、巨人網絡、農產品、中國平安、浙大網新等14家A股公司,上述個股最近兩日大多走勢強勁。
國海證券指出,2019年迎來區塊鏈商業應用元年。首先,區塊鏈技術已經在性能、易用性、可操作性方面發展成熟,能夠支撐起大規模商業應用;其次,區塊鏈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逐步完善,此次備案有利于區塊鏈行業的整體發展,是區塊鏈技術邁出了規范化的第一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可以正規地做應用。我們看好區塊鏈率先在供應鏈金融、版權保護、法務存證等應用爆發,看好具備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平臺技術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