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發布日程顯示,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等數據將于今日上午9:30公布。受節后豬肉價格逆勢上漲等因素影響,業內人士普遍預測3月份CPI漲幅或將重回“2時代”,至2.5%左右;同時,3月PPI預計將同比小幅上漲約0.1%左右。
豬價節后逆勢上漲專家稱暴漲幾率不大
此前,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5%,已連續三個月處于“1時代”。
“影響CPI的因素可分為食品項和非食品項,驅動CPI上漲的因素包括食品項中農產品供需與庫存變動,以及PPI產業鏈傳導等。在所有農產品中,豬肉是對CPI影響最大的農產品。”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表示。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3月底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達到15.46元/公斤左右,較2月底上漲約18%,已接近以往每輪“豬周期”開啟時的單月漲幅。
湘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員祁宗超分析稱,根據商務部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3月份豬肉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2%,由于3月份是豬肉消費淡季,過去五年3月份豬肉價格平均環比降幅約為4%,所以今年豬肉價格表現遠強于往年。祁宗超預計3月份CPI反彈至約2.5%的水平。
對于消費者所擔心的豬肉價格上漲是否會影響供給,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豬肉價格去年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具備恢復性上漲條件。以下因素需要考慮:第一是進口因素;第二是消費者。如果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對消費者的消費調節會產生多大的作用;第三,我國近幾年豬肉的消費被牛羊肉替代的趨勢比較明顯。因此,2019年豬肉價格恢復性上漲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暴漲的可能性非常小。”
并非只有豬肉價格在3月份消費淡季逆勢上漲,3月份蔬菜價格雖然環比小幅上漲3.0%,但也表現出淡季不淡的特征。
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在3月份為每公斤4.83元,同比上漲17.8%。其中,有13種蔬菜價格環比上漲,萵筍、菜花、蒜薹分別上漲29.0%、27.6%、22.1%;有23種蔬菜價格同比上漲,西紅柿、蒜薹、菠菜分別上漲95.4%、50.7%、42.9%。
有專家預測,2019年蔬菜市場整體運行將保持季節性波動規律,一季度菜價同比偏高,預計后期蔬菜生產穩中有增,價格下行壓力將有所增大;受南方部分地區長時間陰雨寡照天氣的影響,菜價環比降幅也大幅低于季節性規律。申萬宏源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秦泰表示,預計3月CPI同比或大幅回升至2.5%
油價同比增速提升 PPI與CPI或雙雙反彈
此外,受春節影響的非食品方面,油價呈同比增速提升。月初和月底國內成品油價兩次上調推高月度均價,3月成品油均價環比上漲4%,油價服務價格因春節錯位漲幅可能擴大,但存在不確定性。
專家預測,工業品價格同比增速回升較為顯著,PMI2個價格指數分項也回升明顯,預計PPI將小幅回升至0.4%。
而由于CPI是一個滯后指標,因此還可以通過PPI等先行指標來推測CPI走勢。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分析稱,受油價上升和基建發力影響,PPI在2月份有所反彈。油價等工業品原材料的上漲會通過產業鏈傳導至下游企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抬升生活資料價格,最終會反映到CPI上。
多家機構預測,PPI同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PPI方面,基于行業高頻數據測算,3月PPI環比增速約0.2%,結合基數因素看,3月PPI同比增速預計回升0.5個百分點至0.6%左右。(記者 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