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日益改善,消費升級的趨勢也日益明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消費”一如既往地占據了不小的篇幅。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76.2%,連續五年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增強”。而針對消費增速減慢的狀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推動消費穩定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可見,拉動消費增長將成為2019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命題。
近年來,廣發銀行銳意發展消費信貸業務,早在2015年,便于業內首推互聯網消費貸款產品“E秒貸”,并憑借其出色的客戶體驗贏得客戶青睞。截至2018年末,E秒貸共為近百萬客戶提供了在線申請消費貸款服務。
金融科技助力消費金融產品升級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消費金融的規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億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萬億元,占境內貸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由此可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在發生變化,借貸消費更為大家所接受。“為助力普惠金融發展、以金融產品推動消費升級,我們通過‘E秒貸’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風險管理能力,充分滿足客戶的消費需求。”廣發銀行零售信貸部總經理蔡粵屏提到。
廣發銀行“E秒貸”充分通過數據篩選、模型建立,提取個人客戶影像,便可實時給予授信。同時,還利用大數據智能分析,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進行實時監測,建立風險預警系統,提高風險管理效率。因此,客戶足不出戶,通過廣發銀行官網、手機銀行、官方微信即可申請。申請過程中客戶只需填寫簡單信息,無需提交任何紙質材料,最快3秒即可知道貸款預批額度,最高可獲達30萬元的綜合消費貸款,用于買車、旅游、裝修、教育等消費需求,隨用隨借,實時出賬,按天計息,方便快捷。
讓信用成為消費者的資產
一直以來,廣發銀行一直在尋求更高效便捷地把專業個人融資服務送到客戶身邊的模式。秉承創新發展的基因,依托廣發銀行領先的零售信貸風控體系、大數據挖掘技術和線上線下一體化渠道整合能力,廣發銀行在全國各地加強與當地稅務機構、公積金管理中心、社保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極大地緩解了銀行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打破了信息壁壘。相關機構對銀行提供具有權威性和真實性的稅務、社保或公積金信息,使其成為銀行貸款授信審批的重要參考依據,既幫助了消費者將自己的納稅或繳費誠信轉換為實實在在可享受到的消費金融服務,以“信”換“貸”,同時又通過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金融服務半徑,助力中國消費金融發展升級。
蔡粵屏提醒消費者:“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重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保護好自己的信用資產,信用對于每個人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通訊員 蘭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