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以往形式的定向降準不期而至。中國人民銀行6日一早宣布,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促進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對僅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于100億元的農村商業銀行,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該檔次目前為8%。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于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據了解,為穩妥有序釋放資金,確保用于擴大普惠信貸投放,此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將于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實施到位。
此次定向降準的形式不同于以往,時點也頗有些出乎意外。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定向降準除了定向調節流動性、支持民企小微融資之外,更應被看作是完善我國差異化存款準備金制度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在外部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此舉也凸顯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和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定向降準著眼于建立政策框架,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處理好總量和結構的關系,用改革的辦法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和信貸資金配置,支持中小銀行更好地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對記者表示,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此次對中小銀行實施優惠存款準備金率正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政策框架的建立。
“我國以民營銀行、農商銀行、農信社為代表的中小銀行占比已經較高,重點不是在數量上做文章,而是在質量上下工夫,即如何更好地支持它們健康穩健發展。定向降準進而實行差別化的存款準備金率,有助于推動中小農商行健康穩健發展,推動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形成,進而更好地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董希淼表示。
此次定向降準的時點也令市場有些意外。對此,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考慮到內需邊際放緩,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經濟復蘇動力有所減弱,本次定向降準更加凸顯了政府逆周期調節的決心,平抑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