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貸理財類產品的風險持續暴露,參與網貸理財產品的導流平臺、保險公司亦難獨善其身。
記者了解到,上海引旅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程金服”)在2018年開始代銷的“同程百達”系列產品近期出現逾期。該產品由網貸平臺北京百達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達金融”)推出,同程金服代銷,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安保險”)承保,但自2019年百達金融產品出現兌付問題,此前已有幾次延期。
江蘇振澤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旭對記者表示:“在該事件中,實際出借人為還款主義務人,百達及其指定代理人怠于行使催款義務和向易安保險索賠義務,易安保險未履行保險義務,同程金服以同程百達立項,應與百達承擔連帶責任。”
同程金服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事件發生后,公司已多次與百達金融、易安保險進行溝通、協商,并派專人前往北京當面交涉,經交涉易安保險出具90天內賠付承諾函,但后續易安保險并未按照此方案履行義務。”
三方矛盾
近期,多位出借人在黑貓投訴平臺表示:“在同程APP購買的理財產品出現兌付問題,涉及三方主體,包括百達金融、同程金融以及易安保險,但目前三方都沒有給出明確解決方案。”
出借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從2020年3月起我們不停地與同程、百達、易安客服電話聯系,但三家公司均以各種理由互相推諉。”對方進一步表示,“逾期3個月后,同程(金服)讓找百達(金融)和易安保險,協助起訴也沒有實質進展;百達金融說是他們已提供理賠資料,但易安保險因理賠數額巨大,收到理賠材料后提出同程百達提供資料不全,故不能理賠。”
同程金服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與百達金融的產品系統上線售賣累計1.1378億元,已到期但未兌付(即逾期)1440萬,后易安保險陸續賠付了一部分,現仍有890萬元本金未兌付。”
梳理此前出現的網貸平臺借款逾期事件,業內通用的催收回款程序為,首先向借款人追回欠款,部分網貸平臺協同出借人一起起訴借款人要求回款,在借款人無償還能力的情況下,向擔保方或其他保障機構提起還款要求。對此,易安保險方面未回復記者有關此次預期兌付的相關問題。
同程金服方面表示:“合作期間,我司僅為百達金融發行的百達金房系列借貸產品提供導流服務,該產品客戶申購扣款及贖回等服務均由百達金融提供,我司并不接觸客戶的資金。百達金融對客戶有獨立的選擇權,并自行負責客戶咨詢、貸后管理等與產品相關的一切事宜,此產品由百達金融的合作方易安保險承保。”
記者了解到,目前銀保監會已就此問題回復借款人。銀保監會發布的銀保監險訴2020(05260)號文件顯示:“您投訴的事項屬于您與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民事爭議,依法應與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商解決。”
根據易安保險回復出借人的信息顯示:“理賠金延遲是因百達賬戶處于被監管狀態,需要預約開通,預約關閉。”百達方面對于賬戶目前狀態給出的解釋是:“平臺此前因資金同進同出,可以在網銀操作理賠款支付,現在需要員工到柜臺提交資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