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2020年7月16日訊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嚴峻挑戰,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始終牢記國有銀行金融使命,主動作為,全力支持深圳社會經濟發展。
積極投身“雙區”建設
深圳交行堅持把服務“雙區”建設作為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要著力點,堅持以機制、產品、服務創新為抓手,不斷提升服務“雙區”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專門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舉全行之力做好重點項目和重點領域的工作對接,按周進行專項督辦、持續跟進,形成常態化地工作推進機制。與深圳各區政府建立了緊密溝通機制,目前已經與7個區級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根據各區發展特點,有針性地配套金融支持方案,全面服務深圳各轄區內企業。今年上半年,該行在深圳本地實體經濟投放的對公貸款額度較去年同期多增137億元,主要投向深圳的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優勢項目和重要領域。建立了“預授信+專項授權”機制,暢通授信審批“綠色通道”,增加對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信貸資源傾斜力度,進一步提升授信審批時效。在交行系統內率先推出分離式保函業務,并在深圳同業中率先開出分離式電子保函。順應大灣區跨境雙向貿易發展趨勢,在交行系統內首家成功上線單一窗口,并率先在深圳同業中辦理線上匯出款融資業務。
此外,為服務深圳“雙區驅動”戰略,前瞻布局5G、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深圳交行專門成立了科創中心,協同銀行內外資源,結合科創中小企業的成長周期,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探索形成專業化產品創新、專業化評審和專業化風控體系,進一步提升科技金融市場的整體服務能力。多渠道參與國資國企和民生領域建設,配備專門團隊服務于國資和科教文衛領域的發展,截至2020年6月末,科教文衛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近兩倍。
大力支持制造業發展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也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引擎,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制造業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發展挑戰。對此,深圳交行迅速行動,加大制造業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對沖疫情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為充分發揮“金融活水”作用,該行專門成立行業研究小組,發揮專組、專業優勢,深入對接大灣區、先行示范區、前海蛇口自貿區、深汕特別區等國家和深圳重大戰略,研究行業共性需求和特色需求,及時調整信貸投向政策,讓金融資源與企業需求“更合拍”。結合深圳產業特點,該行進一步明確“增強制造業信貸投放能力,有效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要求,積極引導分行提升對制造業企業的信貸投放和金融服務水平,并對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機械、食品、紡織、化學原料等制造業投向指引內容進行調整,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增加政策彈性,為提升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提供政策支撐,制造業信貸規模穩步增長,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6月末,深圳交行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長了近七成。
近年來,該行以優質高效的服務、綜合化的經營優勢,主動對接本地制造業企業需求,成為眾多名企授信主辦行,并與一批優質制造業領軍企業達成合作或合作意向,成為眾多制造業企業的合作銀行。以某制造業行業龍頭企業為例,2019年初,深圳交行結合企業特點及需求提出“預授信+綜合化”金融服務方案,在預授信、海外銀團貸款、海外代付和境外保函等多元領域為客戶配備有針對性的服務,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雙方合作得到有效深化。
強化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
深圳交行按照各級政府、監管部門、交總行的工作部署,堅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第一時間成立分行層面“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專班,配置人財物資源,把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擺在業務經營的突出重要位置。
疫情期間,深圳交行創新推出“應急貸”,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調整信貸政策,建立綠色通道,以最快速度馳援企業復工復產。深圳一家生產紅外體溫測溫儀的企業,生產過程面臨著采購原材料資金短缺問題,深圳交行得知其信貸需求后,立即組織攻堅小組,1日之內完成授信上報、審批和放款,為該企業在特殊時期送去“及時雨”。
在進一步調研和了解市場需求后,該行迅速推出“應急貸”2.0版本:為支持進出口企業,推出線上純信用“通關應急貸”;針對生物醫藥行業知識產權密集特點,推出“知識產權應急貸”;為紓困園區企業,推出“園區租金應急貸”;聚焦退役軍人再創業,推出為“退役軍人應急貸”。疫情發生以來,深圳交行及時為一批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發放優惠貸款。除名單內重點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LPR減100BP優惠利率外,對深圳市疫情防控企業清單以及清單外的疫情防控小微企業,均給予3.85%的優惠利率。截至6月末,深圳交行達成普惠“兩增兩控”的監管要求,其中普惠貸款增速46%,普惠貸款定價較年初下降42個基點。
為紓解企業困難,深圳交行還主動對經營困難的企業提供紓困金融服務,通過調整還款計劃、給予寬限期等方式幫助企業資金周轉,做到“客戶有需求,交行即回應”。
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將繼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