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2020年9月9日訊 華夏銀行與世界銀行再次攜手、成功發行100億綠色金融債券、上線中證華夏銀行ESG指數和中證ESG120策略指數、綠色融資余額超過2000億元、綠色貸款年復合增長率超40%……
作為中國境內首家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的銀行資管機構,華夏銀行綠色金融發展質效在2020年上半年不斷邁上新臺階。
值得關注的是,在9月4日-9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CIFTIS)上,華夏銀行攜綠色金融服務、中國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促進項目、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等領先同業的特色業務實踐項目,通過“云上展廳”以線上形式亮相金融服務專題展,向國內外公眾展示了華夏銀行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擔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華夏銀行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耕”綠色金融業務,多年來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專業服務,綠色貸款投放保持高速增長,綠色金融特色業務規模和影響力均位居我國商業銀行的前列。與此同時,該行積極踐行綠色金融理念下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走上與國際接軌的道路。
近期,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撰寫的《綠色金融與綠色發展》一文指出,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能夠在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綠色金融已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綠色金融質效邁上新臺階
中報顯示,報告期內華夏銀行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綠色金融專業服務,綠色貸款投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綠筑美麗華夏”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綠色金融發展規模和速度都邁上新臺階。
截至2020年6月末,華夏銀行向實體經濟投入綠色融資余額超過2000億元。綠色貸款、綠色租賃、綠色投資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綠色貸款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綠色貸款占比位居可比同業前列。
今年上半年,華夏銀行積極推進與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合作項目。深入實施世界銀行“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目前已實現本外幣投放超46億元。儲能是我國能源革命和世界能源轉型的前沿核心技術,發展儲能產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新時期能源工作要求的重要部署,華夏銀行承接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促進項目”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華夏銀行更是在籌備效率上創造了一個“奇跡”。2020年3月18日,華夏銀行申請承接的世界銀行“中國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促進項目”正式生效。在世界銀行不斷提升對中國貸款項目創新性、示范性和附加值要求的情況下,華夏銀行僅用時4個半月便完成了項目準備和世行執董會審批。
據悉,上述項目占世行2019財年我國貸款項目額度超過20%,為國家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資金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該項目總規模達到7.5億美元,其中世界銀行提供3億美元資金,是國內首個專項支持儲能的金融產品,也是世界銀行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儲能項目,是華夏銀行綠色金融又一創新。
此外,華夏銀行充分發揮專項資源的引導和撬動作用,2020年4月成功發行了2020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發行金額100億元。債券的成功發行,能夠幫助分行擴展信貸資金來源,展開精準營銷,更能保障基本民生,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本次綠色金融債券所投項目類別主要包括節能、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清潔交通和清潔能源五類,目前投放資金已超過50%。
成果背后,是華夏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不斷優化的規劃布局和日益完善的發展機制。2017年,《華夏銀行2017-2020年發展規劃綱要》制定并實施,開啟有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其中推進綠色金融特色業務被確立為戰略重點之一。
截至目前,華夏銀行全行初步建立了風險可控、經濟可行的綠色金融發展機制。總行成立綠色金融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全行綠色金融業務開展;設立綠色金融中心,負責推動業務發展。各分行成立了行領導牽頭的綠色金融領導小組,結合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建立,探索開展綠色金融特色化經營機構試點,首批選擇了七個機構作為試點,總分行共同支持,在國際合作資源、業務培訓、重點項目推動等方面予以傾斜,為全面推動綠色金融工作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強化人才支撐,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圍繞綠色金融及細分領域開展了系列培訓。建立了綠色金融投融資策略、綠色金融考核機制、專項資源配置機制和營銷組織推動機制。
ESG投資先行者效果初顯
在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看來,后疫情時代,綠色金融將成為我國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手段。綠色復蘇是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綠色金融將在綠色復蘇中發揮重要作用。從短期看,有利于綠色變革的投資增長是推動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有效途徑。從中長期看,更多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開展的綠色投資,是培育我國經濟新增長點、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可持續性、走向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可見,ESG理念受到我國政府和監管機構的高度重視。同時,倡導將社會責任納入投資決策,以改善投資結構,優化風險控制,最終獲得較高的長期收益的ESG投資,與我國資管行業在給投資者帶來相對穩健回報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發展需求可謂高度契合。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中國ESG投資發展報告》指出,全球ESG資產增速迅猛。2016—2018年ESG投資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6%,遠超傳統資產年復合增長率僅3%的增速。全球ESG投資規模已從2014年的18.3萬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30.7萬億美元,意味著全球每三美元就有一美元投資到可持續投資資產中。
相較歐洲、北美等地區ESG投資的市場規模和滲透率,中國的ESG投資尚在起步階段,諸多資管機構“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對其的市場認知、內涵定義,并試圖結合市場實際設定發展標準等。華夏銀行作為我國ESG投資先行者之一,效果初顯。
據了解,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自2018年以來對EGS領域領先的研究和投資機構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調研,以了解該策略在國內外的發展和實施情況;進入2019年,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全面啟動了資產管理業務ESG策略的研究和實施工作。2019年3月19日,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成功加入由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及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 Global Compact)共同發起的“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Association,簡稱“PRI”),為該組織境內首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機構成員。2019年底,華夏銀行成功主辦首屆中國資管行業ESG投資高峰論壇,與各界領導、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中國ESG投資,分享行業先行者和探索者的相關經驗,致力于推動我國資管行業在ESG投資方面達成行業共識。
華夏銀行通過開展策略研究、構建ESG數據庫、發行主題理財產品及舉辦主題活動等多種方式推進ESG理念,前期ESG主題系列理財產品已累計募集資金超100億元。
2020年4月8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告發布了由華夏銀行定制開發的“中證華夏銀行ESG指數”和“中證ESG120策略指數”。這兩條指數是基于中證指數公司自主構建的“ESG評價體系”開發的首批指數,是銀行理財參與資本市場發展的積極探索。
華夏銀行表示,未來將圍繞“中證華夏銀行ESG指數”和“中證ESG120策略指數”,充分利用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豐富形態,推動ESG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支持ESG表現良好的上市公司,以創新和發展的精神實踐責任投資理念。
憑借綠色金融的突出表現,華夏銀行于2019年獲得銀行業協會“最佳綠色金融成效獎”、《經濟觀察報》“綠色金融銀行之星”等榮譽,金融時報社“年度最佳綠色金融服務銀行”獎項,并再次榮獲國際大獎——美國環球金融雜志“最佳綠色能源發展銀行”獎。
《綠色金融與綠色發展》一文同時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疫情后加快復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特殊時期,又處于“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之際,綠色金融發展使命重大,不僅肩負著支持綠色復蘇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責任,也是提高金融體系自身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然選擇。
華夏銀行將繼續把握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金融機遇,不斷完善綠色信貸、綠色投資長效機制,加大與國際組織合作力度,積極開展營銷平臺搭建、優化特色產品,加強重點綠色項目支持力度,持續擴大“綠筑美麗華夏”的品牌影響力,為發展綠色金融,提升我國金融業的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