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9月24日訊 近日,“中國銀行業線下第三期金融科技師認證培訓(CFT中級)”在深圳市南山區科興ECO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班。金融科技師(CFT)認證培訓由中國銀行業協會、建行大學、深圳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聯合發起,旨在為行業提供國際接軌的金融科技從業人員頂級能力認證,打造“培、考、戰、評”四位一體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認證體系。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建行大學執行副校長陳孝周、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以視頻形式致辭,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做現場致辭,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現場授課,建行大學華南學院、寶生銀行等代表出席了開班儀式。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代表銀協對各合作方表示感謝,對學員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金融科技師認證培訓為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培訓工作要堅持產教融合、復合培養、與時俱進、逐步實施的原則,培養懂業務、懂技術、懂產品,并具備合規底線的金融科技人才。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
建行大學執行副校長陳孝周在致辭中表示,深圳是金融科技師(CFT)的策源地,建行大學始終不遺余力的參與CFT認證項目落地和推廣,推動高質量、專業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陳校長指出傳統金融在價值取向上以資本效益為中心,以資本回報率為導向;而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則需要關注到金字塔底下的萬家憂樂,以解決社會現實痛點難點問題為出發點,融入到每一位客戶的生活中去。而金融科技,讓服務過去我們無法覆蓋的長尾客戶成為可能,讓每一位普羅大眾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務的雨露滋潤。在建行大學前不久開展的“數字金融系列大講堂”中,田國立董事長指出,“要讓數字技術構建起金融的‘水利工程’,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讓金融資源配置公平而有效,才是我們的目標。”因此希望在座的每一位CFT的學員都能成為新金融“水利工程”的工程師,為解決經濟社會深層次問題提供金融的治水方案。
建行大學執行副校長陳孝周
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表示,四方對于金融科技師認證開創了行業的先河,創造了產學融合的奇跡。2020年1月,深圳大學與中國銀行業協會發起設立“銀行業數字金融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金融科技師(CFT)課程的教材撰寫、案例開發以及前沿的學術研究。由于疫情的原因,此次培訓暫不能進入大學校園。待疫情可控,期待后半段的課程,大家能夠來到深大,體驗校園文化。
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表示,疫情之中的中國和世界比以往更需要數位化的金融服務,此次四方再度攜手合作,結合各方優勢和當前形勢,幫助學員獲取最新的有關金融科技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為金融科技界培養新的一批生力軍。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
本次授課計劃采用面授教學,周末上課,總計60學時,共十天,歷時一個半月。培訓內容涵蓋大數據、密碼學、區塊鏈、云計算、5G與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監管科技及合規科技等方面,多位在金融科技應用領域卓有成效的銀行業高管、頂級院校教授、金融科技企業大咖,以及參與技術標準制定的部委專家,將運用案例教學的模式,為來自銀行、金融租賃、高校的300余名學員剖析尖端科技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展現科技對銀行運營模式的改變,為銀行數字化轉型儲備人才。首期課程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介紹了金融科技師認證課程內在邏輯與架構體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做了“數字貨幣的現狀與未來”主題演講。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
未來,建行大學將整合各方資源,探索構建“學習+認證+就業”的職業資格認證新模式,創造就業機會,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用新金融實踐更好的賦能社會。(王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