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8日訊 (湯莎)12月27日,由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與深圳新聞網聯合主辦的“擁抱健康守護財產安全”公益講座活動,落地深圳中心書城,現場為200余名家長與孩子們分享了一份近視防控的“攻略”。
為實現“金融科技,讓生活更美好”愿景,針對大家對疫情期間就醫的服務需求,建行深圳市分行聯手深圳新聞網發起了“擁抱健康 守護財產安全”系列公益活動。活動邀請了全市極具特色醫院的資深專業人士,通過開展線上直播與線下講座聯動的系列知識普及活動,為市民朋友們從多角度提供了更系統的健康與就醫等方面的信息與服務。
本次線下公益講座活動作為建行深圳市分行“擁抱健康守護財產安全”的系列公益活動中唯一的一場線下公開講座,特邀深圳希瑪眼科醫生袁劍虹開講。講座現場,袁劍虹深入淺出地為市民介紹了我國青少年近視發展狀況,近視眼成因以及預防與治療等家長關心的熱點內容。同時,現場還開設了“義診區”及與市民就醫息息相關的建行社保卡咨詢區,為市民答疑解惑。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近視低齡化的趨勢愈發明顯,而疫情也在提高青少年近視率。此次趕在寒假即將來臨之際,為大家提供近視防控知識普及公益講座,旨在讓更多人科學合理用眼,形成健康用眼習慣,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建行深圳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說道。
“擁抱健康 守護財產安全”線下活動現場
超6億人受近視困擾 近視低齡化趨勢明顯
據國家衛健委6月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大學生為90%。目前,在我國,已有6億多人飽受近視的困擾。其中,青少年近視低齡化趨勢也愈加明顯。
疫情也提高了青少年近視發生率。教育部6月的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近視率與2019年年底普測結果相比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個百分點,而高中學生增加了3.8個百分點。
“近視與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關系密切。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加長,這些都是導致疫情期間青少年近視率增加的重要因素。”袁劍虹表示。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中,也特別提到戶外活動是最簡單、有效的預防近視的方式,充分接觸陽光可以有效地預防近視發生和發展。
深圳希瑪眼科醫生主講
針對日常如何養成孩子們的健康用眼習慣,袁劍虹表示,“在臨床中,有些孩子雙眼度數增長得不一樣,就是因為寫作業時歪頭造成的,而致使歪頭的原因,就是孩子握筆的姿勢可能出現了問題,所以保持正確坐姿對用眼非常重要。另外就是用眼時間,建議大家在連續看書寫作業20分鐘以后,要休息20秒鐘,看看20英尺(6米)以外的地方。總結來說,就是兩個口訣:一拳一尺一寸距離要看好、20-20-20原則要堅持。”
對于已經近視的兒童青少年,她表示,“首先應該去醫院進行鑒別,區分診斷真性近視還是視疲勞和假性近視。一旦確診近視就應該干預,度數大于100度就應該佩戴眼鏡。”
此外,針對成年人,袁劍虹提醒,成年人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近視度數也可能不斷加深,同時引起眼底病變。這也是致盲的最重要原因。“中老年人近視度數的加深,可能與白內障的發生與發展有關,所以上班族也應該注意眼部保健,必要時要進行眼科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家長們帶著孩子參加建行深圳市分行公益活動義診
科技助力金融普惠服務 社保卡一點可到家
近年來,建行深圳市分行不斷發力金融科技。2019年4月,建行建立數字網點經營中心,以Bank4.0思維,大力拓展場景,探索數字經營模式;7月7日上線建行到家,12月24日上線建行到家CCBgo,不斷構建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高頻生活服務場景,用科技手段助力金融普惠市民。
今年以來,建行深圳市分行積極貫徹落實“建生態、搭場景、擴用戶”數字化經營核心要義,設立數字運營中心,探索一體化運營,創新“即時互動+企業微信”數字經營新模式,將建行服務與老百姓的消費、支付、社交、醫療、住房、出行等生活場景相融合,不斷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金融和生活服務等需求。
市民參與現場互動有獎活動問答
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擴大社會保障卡在人社各領域的應用,精簡材料,方便辦事,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不但打通深圳社保卡辦理通道,使市民無需前往網點即可辦理金融社保卡。此外,疫情期間,建行深圳市分行更是借助科技力量,采取了無接觸發卡方式,市民通過“建行到家”小程序辦卡激活后,憑人臉識別和短信即可在家簽收金融社保卡。
“目前,深圳市民打開微信小程序‘建行到家’,不但可以在家為自己和孩子免費辦理社保卡,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平臺申請儲蓄卡、信用卡,辦理貸款、生活繳費,申領企業卡與營業執照以及其他更多生活到家的系列服務。”建行深圳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