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1年6月16日訊(記者 朱琳)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造成嚴重沖擊,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人民銀行就“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作出統一部署。那么,結合深圳地方經濟特點,應如何落實落細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政策?一年來成效如何?深圳人民銀行給出如下答案。
2020年4月以來,針對深圳小微企業數量較多且主要集中在社區基層的特點,深圳人民銀行借鑒街道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組織優勢,以市場主體為核心,匯集銀行、政府、街道、社區等多方力量,首創開展深入社區穩企業保就業專項行動,著力拓展首貸、信用貸,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2021年6月14日,在全市11個區(包括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74個街道、667個社區和66個產業園區,走訪企業74033家,其中有融資需求的31038家(占走訪企業比例41.9%),已有15207家(占有融資需求企業比例48.9%)企業獲得授信391.25億元。其中首貸率29.0%,信用貸款比例49.1%。
與之相對比的數據是,2020年4月,深圳人民銀行在深圳市4個街道社區試點開展深入社區專項行動伊始,曾面向249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顯示,當時有74.3%的企業有融資需求,但其中只有30.6%的企業獲得了銀行貸款。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社區專項行動,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占比下降了接近30個百分點,而從銀行獲得授信的企業比例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
初步分析上述數據“一降一升”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隨著深圳防控疫情和經濟恢復發展,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狀況、現金流有所好轉,2020年疫情沖擊下急迫的融資需求有所緩解。其二,在深圳人民銀行組織的持續不間斷的深入社區專項行動中,近30家參與銀行“各顯神通”,針對不同行業企業差異化的融資需求,細化產品和服務,包括銀稅貸、政府采購訂單貸、結算貸、小商貸等定制化的金融服務,使得企業的信貸需求和銀行信貸產品匹配度進一步提高。其三,深圳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多種融資方式也一定程度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因此,整個數據出現明顯改觀。
具體而言,深入社區專項行動突出抓實做細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凝共識聚合力,優化融資環境。一把手親自掛帥赴各區調研并宣講政策,將金融支持政策宣傳觸達至社區網格員等最基層社會細胞及銀行、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最大“廣度”和“深度”凝聚共識。會同深圳市各區政府,制定并發布《“深入社區穩企業保就業”專項行動方案》。推動各區完善風險補償、融資擔保、激勵表彰等配套措施,“幾家抬”優化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二是用腳步丈量企情用行動惠企暖企。線下聯合28家商業銀行和社區網格員“掃街訪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守“為民辦實事”的使命初心,下沉服務當好“客戶經理”,進街道、進社區、進園區,送政策上門、送產品上門、送服務上門。推廣“在線掃碼+預約上門”模式,一改過去“企業尋找銀行”的模式,社區企業只需提交一份“融資意向表”即可獲得銀行走訪。線上聯合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在深圳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搭建“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專區”,以線上金融超市的方式集中展示多家銀行“穩企貸”專項金融產品,“一站式”便利銀企對接。
三是創新宣傳渠道,強化政策觸達。開展3期“金融穩企業保就業”線上有獎問答,全國累計53.2萬人次參與,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政策觸達率。組織媒體深入社區和企業,用企業心聲展現深圳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成效。
四是加強督導考核,完善對接機制。“日周月”全頻度監測銀行落實對接工作,按月進行全轄通報,促進互比互促,提高銀企對接審批效率。督導銀行持續做好企業經營恢復情況的跟蹤回訪。對于首次融資失敗的企業,深圳人民銀行定期梳理企業名單,并針對失敗原因推送至其他銀行。加強與各區會商溝通,解決銀企反饋問題,共同做好成效評估。
目前,深入街道社區穩企業保就業專項行動仍在持續進行。深圳人民銀行擬用三至五年時間,久久為功,持續推動這項行動覆蓋深圳市全部存量及新增的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