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6月28日訊 民營經濟在深圳城市發展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深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實現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
作為扎根特區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深圳農行”)將學史力行落到實處,將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工作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聚焦民營小微企業需求,持續創新業務抓手,建立了供應鏈融資體系,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上主動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科技賦能 助力普惠金融做細做實
用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這是時代賦予金融行業的一項重要使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85萬億元,同比增速31.8%,信貸結構也得到明顯改善。
在監管引領和各項政策共同推動下,銀行業通過數字化轉型,不斷開拓普惠金融新局面。近年來,深圳農行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重要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在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上下足功夫,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風控體系,堅持“真做小微,做真小微”,助力穩就業、保民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惠企紓困見實效,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該行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改造信貸審批發放流程,建立風險定價和管控模型,提高小微企業畫像準確性,創新推出“納稅e貸”“薪e貸”“抵押e貸”“續捷e貸”“首戶e貸”“賬戶e貸”“孵化e貸”等小微企業專屬融資產品,打造“小微e貸”統一品牌,形成了純信用、抵質押等多種線上業務模式,切實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讓更多小微企業受益。
以“鏈”滴灌 提供線上供應鏈融資解法
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化,深圳農行面向市場主體,積極探索反向保理、應收賬款多級流轉等線上供應鏈新模式,搭平臺、抓聯動,圍繞核心企業,批量為供應鏈小微集群客戶提供服務。對于戰略新興性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優質供應鏈核心企業,該行運用標準化產品“保理e融”“e賬通”,集群式服務核心企業上下游客戶。
據了解,該行圍繞新能源制造、電子設備制造、新基建、物流等復工復產重要領域,以供應鏈融資切入核心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為小微企業及時提供信貸支持,切實落實“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組建供應鏈融資業務黨員先鋒隊,負責供應鏈融資業務的宣傳推廣、信息咨詢、產品創新、平臺對接等工作,為企業提供定制化優質供應鏈融資服務。同時,主動適應經濟融合發展趨勢,探索多平臺多元合作趨勢,加大與大型核心企業供應鏈平臺、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大型倉儲物流企業、專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的合作對接,以網帶鏈,以鏈帶點,通過三方平臺的專業技術、運維以及雙方客戶資源實現企業服務面的持續擴大。
在業務模式上,農行供應鏈融資服務借助金融科技,在把好風控的前提下進行合理有效創新。具體而言,從產業鏈客戶的融資需求、核心企業與上下游客戶的合作程度及供應鏈關系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對核心企業一戶一策制定服務方案,實現服務的精準化、個性化、方案化;依托“保理e融”“e賬通”“票據e融”等拳頭產品,通過多種融資模式,滿足不同行業產業鏈客戶的差異化融資需求。截至2021年5月末,深圳農行累計為超千戶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提供近70億元融資服務。
案例透視:
盤活產業鏈資金 全力打造“共贏鏈”
深圳農行充分利用線上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三個“抓手”,即基于信息流的協同運作和快速反應、風險可控、多方聯動,有效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盤活產業鏈資金,搭建供應鏈良性生態圈,將供應鏈打造成“共贏鏈”。
打造開放式銀行:與某新能源制造企業供應鏈平臺實現對接
深圳農行實現該行系統與某新能源制造企業供應鏈平臺的數據對接,根據企業平臺中上游供應商的交易流、資金流、物流等信息數據,開展該企業上游供應商的“保理e融”業務。
據了解,該項目于農行系統內首次將企業網銀認證簽約服務輸出至第三方平臺,支持企業網銀在線認證、簽約等功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操作流程,獲得客戶一致好評。業務上線以來,已累計為超210戶供應商提供了近12億元線上保理融資服務。
“六保”之一的“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已成為當前經濟工作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深圳農行利用供應鏈融資服務核心企業供應鏈集群,幫助上游企業盤活應收類資產,緩解了企業部分流動資金備付壓力,成為提升產業鏈穩定性、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深耕細分場景:與深圳某建筑企業深度合作“保理e融”業務
在該建筑公司將注冊地遷移至深圳時,農行深圳東部支行根據企業情況制作個性化服務方案,推薦了可加快產業鏈資金周轉、融資服務可覆蓋全國上下游客戶、促進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協同共進的線上供應鏈業務,成功與該建筑企業建立合作。該企業對深圳農行線上供應鏈服務高度認可,銀企合作關系日益深化,業務規模逐年擴張,截至5月末,已累計為400余戶上游1-N級供應商提供了超20億元的線上融資服務。
深圳農行表示,供應鏈金融服務可充分發揮“1+N”的聯動效應。一方面,銀行可批量服務到鏈條上下游客戶,另一方面銀行以“互聯網+供應鏈”的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輸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通過解決客戶融資難、成本高、耗時長的問題,大力推動普惠業務發展。未來深圳農行將以線上供應鏈金融為重要突破口,大力營銷挖掘一批高科技、高端制造業的獨角獸核心企業,將金融服務觸覺延伸至產業鏈客戶,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擁抱金融科技、打造更多有競爭力的數字化產品,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是農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事業的長久信念。落實到實踐上,該行充分發揮點多面廣優勢,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向小微企業等普惠客戶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蓋的金融服務,著力擴總量、優結構、提效率、降成本、增效能,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
據了解,截至2021年5月末,深圳農行普惠貸款整體余額近400億元,其中,普惠法人貸款余額近230億元;普惠有貸客戶近兩萬戶,其中普惠法人客戶超1.3萬戶,對具有真正融資需求的小微客戶實現了精準滴灌。
讓更多小微、民營企業高效、便捷地取得銀行信貸資金支持,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深圳農行表示,該行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助力小微企業茁壯成長,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見效。(通訊員 葉霖芳 張旸清 黃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