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1年10月21日訊(記者 湯莎)繼今年8月下旬推出“企業數字化服務體系”后,10月20日,招行在深舉辦“智慧企業,創薪未來——招商銀行薪福通3.0發布會”,以數字化薪資代發為原點,聚焦人事、財務、協同辦公等重點場景的產品,全面打通底層架構與數據,以更加成熟、完善的科技能力為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助力。
作為業內公認的“零售之王”,近年來招行在企業客戶服務方面動作頻頻。從1.0版本的“企業薪酬福利代發數字化服務平臺”,到3.0版本的“一站式企業數字服務通用平臺”,薪福通經歷了怎樣的蛻變?這一蛻變對于企業客戶的服務模式和招行自身的經營模式而言又意味著什么?
“升維”思考重新定義企業服務
數字化浪潮下,網點流量明顯下降,愈加凸顯了銀行批量化、高品質代發拓客的重要性。然而,在很多“老銀行”眼中,代發業務具有明顯的“關系型營銷”標簽,且同質化程度高、同業競爭激烈,拓客難度亦不可小覷。
如何尋找突破點?招行的答案是“場景”。
憑借多年的線上經營經驗,招行深諳“場景”在零售客戶經營方面的重要意義,而這也同樣適用于代發企業。
2019年8月,薪福通1.0面世,以覆蓋多元場景的靈活代發方式和一鍵式個稅服務,極大減輕企業 HR在算薪、發薪、算稅、報稅等方面的工作負擔,迅速贏得了眾多代發企業的青睞,也成為招行代發業務拓展的一大利器。
而事實上,薪酬的數字化轉型只是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隨著消費互聯網紅利的逐步消退,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為新風口。對于企業來說,要想長遠發展,數字化轉型是必須跨越的門檻。中國目前有約4700萬企業客戶,且每年仍以數百萬計增長,數字化轉型的“剛需”強烈且龐大,但這絕非坦途。
通過對千余家企業客戶的調研,招行發現不同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不同的“窘境”:中小企業受困于缺人、缺錢,不敢轉、轉不起;大企業對個性化、時效性的要求則導致它們進展緩慢。而當前市場中,企業數字化供給的 SaaS模式落地并不理想——普通訂閱費不足以支撐企業發展,標準化產品難以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
于是,以數字化薪資代發為原點,歷經兩次大版本迭代,薪福通3.0聚焦于人事、財務、協同辦公等重點場景,無論是從安全、基礎套件服務、費用還是開放性與定制設計方面,都可以為大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的賦能和多樣化需求滿足。
據悉,當前招行薪福通注冊企業已超過35萬家,通過使用薪福通,企業在人事考勤方面節省的時間超過50 %,在算薪、算稅、報稅等方面節省的時間超過2/3。
與節省時間相同步的是對于人事、財務、行政等中后臺人員規模及人力成本的壓縮。以數字化的方式幫助企業將有限的人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價值創造中,切實實現降本增效,這是招行推出薪福通的初衷。
而在此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以多元化的信息流取代單一的資金流、以“專家型、賦能型營銷”取代傳統的“關系型營銷”的思維方式和作業模式,則是招行對代發業務根本邏輯的一次重要“升維”。
開放融合,沿著客戶需求再進化
2020年初,招行全面推廣“開放融合”的組織文化,回歸客戶服務的初心,組建融合型項目團隊,將有生力量有效服務于市場。
2021年6月,行長田惠宇將招行的3.0模式概括為“大財富管理的業務模式+數字化的運營模式+開放融合的組織模式”,“開放融合”對招行的意義可見一斑。
招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起,招行便在行內成立了橫跨科技、零售、批發條線的薪福通融合型項目團隊,并建立了“B2C聯席經營”機制,廣泛集結三大條線、萬余名一線市場經理和公司客戶經理、總分行近千名IT開發人員,以“線上 +線下”的團隊協同作戰方式精準服務客戶。
與客戶的每一次接觸都是服務經驗的累積。在深度服務200余萬企業客戶、超35萬薪福通注冊企業和數十萬代發企業的基礎上,在總行層面,融合型項目團隊逐步總結出了一套“4+1”行業解決方案。
所謂“1”是指一套通用的行業解決方案,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使用薪福通的單一功能模塊,或進行便捷的多模塊組合應用;而“4”則是在無數次的實戰檢驗后,針對餐飲、人力資源、制造業、高新技術等四大客戶較為集中的行業提供的最佳組合應用服務方案。
以制造業為例,很多企業實行幾班倒、人員密集且流動性大、計時計件等多種算薪規則復雜。對此,招行的解決方案包含五大要點:一是掃碼入職,入轉調離、員工信息在線管理;二是工資卡在線批量開戶;三是勞動合同線上簽訂,在線管理;四是考勤規則靈活設置,滿足多班倒制;五是支持靈活的薪資組合設計。
再比如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考慮到其員工出差較多,招行會為其配備差旅費控、發票云、商務卡等組合應用;對于一些有 IPO訴求的企業,招行則會為其配備數據儀表盤,清晰呈現企業的財務投入和分布;對于有股權激勵訴求的企業,還將為其搭配股權激勵系統方案組合。
對行業的深入理解與定制化服務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如當前注冊薪福通的高新企業中,實際使用的企業占比已接近九成。
總行著重研究普適性服務方案,分行的融合型團隊也是百花齊放,充分展現自身的創造性光芒。比如有的分行根據本地企業客戶特征,總結出一套“老中醫問診單”,去拜訪企業的時候會據此逐條了解情況,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并通過薪福通針對性解決問題;有的分行則會針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迅速開發上線一些定制化的功能,被企業親切地稱為“云端科技部”。
“企業在有數字化需求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想到我們,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只要企業需要,招行永遠陪在它們身邊?!?/p>
在通常的語境里,提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人們往往習慣性地聯想到貸款利率降了多少、收費減免了多少,然而在數字化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這些卻并非全部。
“很多企業真正缺少的是一個數字化的環境,和一個可以幫助它們創造價值、少走彎路的伙伴?!毙礁Mㄋ峁┑慕^非是產品或功能的簡單堆砌,而是通過無數次企業服務的實踐,回歸企業客戶的生存環境和場景,沿著它們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凝練而成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和行業解決方案,而這也正是招行的“初心”。
當企業營銷與服務變成一種長期、互動式的陪伴,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薪福通的平臺上成長、孵化,在零售端以外逐步進化出的新的企業服務平臺與服務模式,正在成為招行向金融生物新物種進化的動力。